广西边防新规移动损毁界标界线最高罚5000元
【新闻快报】广西边防治安管理新篇章:法规出台,护航边境安全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公安厅和公安边防总队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广西首部规范边防治安管理工作的法规——《广西壮族自治区边防治安管理条例》已经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全票通过,自8月1日起施行。这一条例的出台,标志着广西边防治安管理工作迈入了新的篇章。
广西地处边境,拥有长达1020公里的陆地国界线和1595公里的海岸线。随着边境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边防管控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为此,广西公安边防总队积极推动立法工作,以更好地加强和规范边防执法执勤。
此次颁布的条例结合广西边境管控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明确了公安边防部门的职责和权限,为加强和规范边防执法执勤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这一法规的出台,不仅是对当前边防管理工作的有力支持,更是对边境地区社会治安秩序的积极维护。
据自治区公安边防总队副总队长宋广平介绍,随着形势的发展,广西边境管控形势日趋严峻。近年来,宗教极端违法犯罪人员借道广西潜出潜入危害国家安全,边境沿海地区贩枪等违法犯罪活动频繁发生,“三非”外国人问题也给边境地区社会治安秩序带来了严重影响。制定一部符合广西特点的地方性法规,规范边防治安管理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条例涵盖了广西边防治安管理中最常见的工作内容,解决了多年来公安边防部门执法中遇到的诸多难题。其中,界河船舶管理规定填补了立法空白。出海船舶和作业人员必须随船携带相关证件,并接受公安边防部门的检查、监管。违反规定的将面临罚款等处罚。
条例还明确了公民爱护界标界线的义务。为了落实中越两国签订的关于陆地边界管理制度的协定,条例规定了公民在边境管理区的禁止行为,并设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些规定对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具有重要意义。
《广西壮族自治区边防治安管理条例》的出台为广西边防治安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助于保持和维护边境地区、沿海地区的安全稳定。这一法规的颁布实施将进一步推动广西边境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法治化,为边境地区的社会治安秩序提供有力保障。这一消息来自德国德国网,通讯员李远平、张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