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竞赛场馆完成制冰造雪北京冬奥会筹办转入测试运行阶段
北京冬奥会筹办进入新阶段:赛场华丽转身,绿色与可持续引领前行
随着时光的脚步,距离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开幕只剩一年之遥。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北京冬奥会筹办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测试运行阶段。市重大项目办昨日宣布,北京赛区与延庆赛区的8个竞赛场馆已经完成制冰、造雪工作,做好了迎接测试比赛的准备。
在这片土地上,环保与科技的融合创造出了多个“首次”。比如北京赛区,这里共有6个竞赛场馆,其中7块比赛、训练场地采用了二氧化碳制冰技术,这是新型环保制冷剂的首次大规模应用。与传统的制冰技术相比,二氧化碳制冰更加安全节能,其排放近乎零,标志着北京将成为冬奥会历史上首个大规模使用此技术的主办城市。
首都体育馆作为首个完成二氧化碳制冰的竞赛场馆,正借助先进的声、光、网络技术打造“最美的冰”。这座历史悠久的体育馆将以全新的面貌迎接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比赛。而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更是以一次性完成的1.2万平方米制冰工作惊艳亮相,其冰面是亚洲最大的,并已具备测试比赛条件。
除了这些亮点之外,延庆赛区的建设也取得了显著进展。这里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和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两个竞赛场馆已经全面完工,赛道通过了国际认证,即将展开相关测试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延庆赛区的赛道都位于小海陀的崇山峻岭之中,自然美景与冰雪运动完美融合。
非竞赛场馆的建设也在稳步推进中。北京赛区与延庆赛区冬奥场馆不仅注重赛事功能,更在绿色能源的使用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些场馆全部使用了来自张家口的绿色清洁能源,成为奥运历史上首个全部使用绿色能源的奥运会。这是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副主任丁建明透露的重要信息。
除了赛事场馆的建设,冬奥会的可持续性也是备受关注的一个方面。北京冬奥会大量利用2008年夏季奥运会比赛场地,并通过改造使其成为冬季奥运会比赛场馆。所有竞赛场馆都具备了冬季与夏季比赛功能,可以根据需求随时进行转换。新建场馆则在建设初期就考虑了赛后的利用,如国家速滑馆的冰面赛后可以用于市民的冰雪运动。
北京冬奥会筹办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赛场华丽转身,绿色与可持续引领前行。我们将以更加期待的心情迎接这一体育盛事,共同见证冬奥会的精彩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