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蚡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中,血缘和宗族关系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一话题,并引出一段引人深思的历史故事。
在古代,法律尚未如今日这般完善,一个人的生死往往掌握在权贵的手中。许多忠诚的国家公仆,因遭遇奸佞当道,不幸丧命。
历代以来,高官显贵的女儿们大多渴望进宫,接近皇帝,以期自身荣华富贵,家族昌盛。这一心理,使得她们中的部分人被称为“大臣”。而在西汉时期,有一位特殊的外戚大臣,他是皇帝的舅舅,权势显赫,却因此害死了许多功臣。他就是孝景帝的胞弟——田蚡。
田蚡,是历史上“田窦之争”的主角之一。作为皇后的弟弟,他的行为举止从未让人失望过。在他还是一名郎官的时候,他对窦婴的尊敬和崇拜,让所有人都为之赞叹。
初期的田蚡对窦婴频繁拜访,礼数周到,仿佛他是窦婴家的小辈。田蚡并非安于现状之人。凭借出色的口才,他逐渐晋升至太中大夫的位置。在他即将崛起之际,有人劝诫他要注意窦婴的势力,但他能屈能伸,选择暂时让出丞相之位,暗中积蓄力量。
得势后的田蚡变得目中无人,完全忽视了窦婴等人。他趁初登基之际,向皇帝推荐了许多自己的心腹。随着野心的膨胀,他的行为越来越出格,甚至有时僭越礼制。据说他的住所装修豪华,设宴时只考虑自己的身份,不顾家中长幼秩序。
田蚡还是个睚眦必报的人。灌夫,曾是汉景帝任命的宰相,与田蚡之间逐渐产生了隔阂。灌夫在田蚡的酒席上的出言不逊,让田蚡怀恨在心。田蚡趁机向皇上报告此事,企图让皇帝治罪灌夫。窦婴为了保住灌夫性命,向皇帝求情,但最终灌夫仍被治罪。
窦婴也因此事受到牵连,因“伪造圣旨”而被斩首。田蚡小人得志,最终也落得个令人叹息的下场。窦婴死后不久,田蚡一病不起,整日念叨着要谢罪的话语。家中请来的术士说灌夫与窦婴的鬼魂守在田蚡身旁,欲夺其性命。最终,田蚡不治身亡。
尽管如今我们不相信神鬼之说,但田蚡陷害无辜、夺取人命的行为过多,或许他心中也产生了心魔。他的死,也许是对他一生所作所为的一种讽刺和报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做事都要心存正义,否则终究会自食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