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地质学家:地球迎来第二次“巨震时代”
在近日美国地震学会的年度会议上,科学家们对于我们是否正处于第二次的“巨震时代”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这一观点最初由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布菲和柏金斯提出,他们认为自上世纪以来的一系列大规模地震,特别是近年来的苏门答腊、智利和日本的数次巨震,似乎昭示了这一现象的再次发生。这一理论立刻在学术界引发了热议。
回溯历史记录,科学家们自1900年开始系统地记录全球的地震活动。其中,1952年发生在俄罗斯的首次规模破九的地震被认为是开启了一个短暂的“巨震时代”。布菲与柏金斯认为,现今的第二次“巨震时代”始于本世纪初的苏门答腊地震。他们进一步分析认为,接下来的六年里出现规模九的地震的可能性高达百分之六十三,这在所谓的“非巨震时代”是难以想象的。他们的警告让全球各地的人们开始警觉,准备应对可能的灾难。
这一观点并非没有争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麦可认为,“巨震时代”的定义过于狭窄,忽略了所有大小地震的综合影响。他指出地震的出现并无明显的规律,更像是一种偶然现象。麦可还进行了另一项研究,巨震之后是否会有更多的小规模地震发生,他的结论是,从长期和全面的数据来看,并没有明显的“巨震时代”。
另一位地质学家奥斯特同意麦可的观点,他认为布菲的研究视角过于聚焦。尽管超过规模九的大地震确实存在,但在整体的地震分布和频率上并没有显著的规律可循。奥斯特还指出在过去的二十年中,规模超过7.5的地震有增加的趋势,但这只是自然波动的一部分,并不能直接与所谓的“巨震时代”相联系。他认为,人类应该更加重视地震的预警和防灾准备,而不是过于强调可能的“巨震时代”。这场讨论仍在继续,科学家们正努力从各种角度解读地震现象背后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