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曾经强盛一时,为什么被大唐轻松的消灭了
自古以来,北方外族一直是中国的心头大患。从历史上的匈奴到后来的突厥等部落,他们的强大武力与中国交战已久,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提及隋朝末年的混乱,人们往往想到突厥的衰弱。这真的只是因为突厥虚弱,中原王朝才得以喘息吗?中原王朝历来面临的最大边患,实则来自蒙古草原。唐朝时期,尽管成功剿灭了当时的蒙古草原霸主突厥,但这其中的迷惑性颇大。这就像你的同桌,平时总是考全班第一,但偶尔一次考试比你低了一分,你就宣布这次是你史上成绩最好的一次——而完全忽略了同桌那天可能因身体不适而发挥不佳。
对于中原政权来说,真正在蒙古草原上取得骄人战绩的并非唐朝,而是北洋军阀。那么,我们能否因此就称北洋军为史上最强的中原王朝呢?真正的强大,并非是在小打小闹的战役中取胜,而是在真正的挑战面前依然能够屹立不倒。唐朝除了轻松击败突厥外,在其他方面的战绩可谓是一塌糊涂。比如被尚未开化的契丹部落斩首数万,甚至被攻占长安。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尽管中原王朝在与北方游牧部族的战斗中经常获胜,但在南方却从未有过败绩。唯独唐朝,曾被南诏国攻占成都,被迫签下耻辱条约。
唐朝,这个由天策战神李世民构筑的贵族王朝,尽管有过一些辉煌战绩,但总体来看,其战绩并不出色,过度吹嘘只会让人失去对其真实的认识。这一切的背后,与其说是战力的差距,不如说是政策的失误。唐朝的过度开放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交流与发展,但也带来了严重的隐患。唐太宗得国不正,急于建立不世之功以掩盖其罪行。他利用政策杠杆,驱使大量游牧部族去为他战斗,这背后必然伴随着对这些部族领主的厚赏,并允许他们的部族进驻中原。这不是没有代价的开放,而是有私心的开放。唐太宗之后的几届朝廷都沿用了这一国策,尤其是他的曾孙唐玄宗更是甚于此。虽然玄宗朝的表面繁荣更甚贞观时期,但其中埋藏的隐患更大,最终以安史之乱的形式爆发出来,使中国跌入了一个长达两百年的低谷。
唐朝的历史地位不容小觑,但其辉煌背后也隐藏着深刻的教训。每一个王朝都有其兴衰之因,而唐朝的过度开放政策无疑是其兴衰的关键之一。这值得我们深思,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