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岭南水乡到热带海岛 《山水间的家》领略现
随着冬季的脚步悄然来临,一场关于乡村魅力的盛大探访节目《山水间的家》即将迎来其激动人心的收官之夜。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手打造的这一大型文旅探访节目,自开播以来,便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这档以家为起点,以人物故事为核心,实地探访24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节目,展现了广袤乡村的新气象和新实践。
在收官之际,《山水间的家》第12期节目将镜头对准了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的梅西村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的仙涌村。这里,火龙果的“星海”与年桔的“橙黄橘绿”,共同绘制出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
在梅西村,夜幕降临,火龙果基地的灯光亮起,暖黄的灯光如同星海,不仅点亮了乡村的夜晚,也照亮了村民的致富路。这里,现代特色农业与传统乡村风情交织,勾勒出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村民赵绍奇,从一个对农业问题懵懵懂懂的“门外汉”,逐渐蜕变为掌握现代种植技术的新型农民。他的火龙果种植基地引进新型灌溉技术,数字化操控引领农业新潮流。
主持人与嘉宾组成的“山水小分队”还将探访南繁科研育种基地。这里是全国农作物新品种的摇篮,科研人员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为中国的粮食安全贡献着力量。三亚中国检科院生物安全中心副主任赵文军介绍:“这里是育种的‘天堂’,也是病虫害的‘集散地’,我们的工作就是让这里的种子安安全全地回到内陆各个省份。”嘉宾潘鲁生感叹科技人员在第一线研发中国种子的重要性,他希望通过科技与文化结合,让梅西村迈向新的台阶。
而在仙涌村,年桔栽培技艺传承千年。这里的村民用柠檬树枝嫁接年桔,为节日增添喜庆氛围。陈村镇拥有千年的年桔种植历史,全国近八成年桔都产于此地。仙涌村的桔农们摇船运输年桔到各大市场售卖,春节前夕的河道盛景令人叹为观止。嘉宾高晓攀与尤宪超还将为年桔做造型,展示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乡村艺术之美。
《山水间的家》不仅展现了乡村的产业发展与生态振兴,更传递了乡村的情感与文化的传承。每一期节目都像是一部动人的诗篇,诉说着乡村的故事与情感。从火龙果的“星海”到年桔的“橙黄橘绿”,观众在这里感受到了乡村的魅力与活力,也看到了年轻人返乡创业的无限可能。
随着收官之夜的临近,《山水间的家》以其深入人心的内容、丰富的故事和生动的画面,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与认可。这档节目的成功也证明了,以家为起点,以人物故事为核心,展现乡村的魅力与活力,是吸引观众、传递文化的重要方式。希望未来有更多的节目能够像《山水间的家》一样,深入乡村、关注乡村、展现乡村,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爱上乡村。随着年桔产业的蓬勃发展,陈村的年桔因其产量大、品质优良,终于在2018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同年12月,陈村镇的年桔农户们团结一心,成立了陈村镇年桔协会。这个协会致力于推广年桔种植技术,提高病虫害防治能力,开展市场推广和产业信息交流,有力地推动了年桔产业的转型升级。
在陈村镇,卢景初是位备受尊敬的年桔种植者。他接过父亲的事业,全身心投入到年桔的种植与研究之中。卢景初正在着力改进年桔的栽培技术,他梦想着通过无土栽培的方式,让陈村年桔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更能够远销欧美国家。
本期节目中,主持人张舒越携手文化学者向勇教授、相声演员高晓攀和尤宪超一同前往卢景初的桔田,学习年桔的栽培技艺。从嫁接到造型,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智慧。嘉宾们亲身体验了年桔的栽培过程,尤宪超更是深有感触地表示:“这不仅是技术的磨练,更是一种心态和历练的考验。”
仙涌村,一个承载着理学家朱熹后人文化传统的村庄。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古老的学堂,可以听到琅琅书声,看到桥墩上镌刻的理学思想。近年来,仙涌村在大力发展年桔产业的积极挖掘和整合文化资源,如朱子理学和年桔文化等。他们扎实推进环境整治,翻新旧房古建,清淤治理河涌,努力还原岭南水乡的美景。
随着2021年佛山地铁2号线的正式运营,仙涌站就设在村口,这个村庄的交通更加便捷。朱熹的《观书有感》中所描述的情景,在仙涌村得以生动再现。向勇教授感慨万分:“朱子理学的底蕴深厚,涵养了仙涌人求真务实、守正刚直的品格,这里真是耕读传家的典范!”
丰收的季节里,果实累累,仓满廪实。1月2日(周一)晚8点,锁定CCTV-1的《山水间的家》,让我们一同走进梅西村和仙涌村,在本季“山水之旅”的最后一站,感受现代农业发展的活力与强劲动能。在这里,我们将见证年桔产业的蓬勃发展,体验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乡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