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为何要筑长城 只因他在海外捡到5个字
一统六国后,秦始皇心中自满,以为自己的功绩超越了三皇五帝。于是自封始皇帝,希望子孙能延续皇位千秋万代。他心中也怀有两大担忧:国家是否能稳固以及自身是否能长寿不老。为了确保国家安定,他采取了极端手段,销毁武器,坑杀俘虏,以消除一切可能的反叛之源。
尽管采取了这些措施,秦始皇仍然心神不宁。在他的统治时期,《史记》中记载了一个奇异的故事。为了追求长生不老,他派遣韩终、侯公、石生等人前往海外寻找不死仙丹。也有许多人为了自身利益,向秦始皇承诺能找到长生不老药。其中一个叫卢生的人向秦始皇进言,声称海外有不死药。尽管秦始皇给了他大量财富作为寻找仙药的经费,但卢生并未找到。他并未像其他人一样消失,而是坦诚地回来向秦始皇汇报结果。
卢生虽然没有找到长生不老药,但他带来了一本名为《录图书》的手抄本。书中赫然写着五个大字:“亡秦者胡也”。这令秦始皇愕然,因为他一直防备的国内反叛并没有出现,而灭亡的威胁竟然来自北方的匈奴。于是,他派出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夺回了河套地区,并增修了长城以抵御匈奴的侵扰。这条长城成为后来两千多年中,中原国家对抗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屏障。
秦始皇没有想到的是,“亡秦者胡也”的预言竟然成真了,但这里的“胡”并非指的是匈奴,而是他的小儿子。实际上,正是因为他将重心放在了打击匈奴上,而忽视了宫廷内部的斗争,导致他的江山迅速失守。他派大儿子扶苏和蒙恬镇守边疆,却给了赵高弄权的机会。当秦始皇南巡突然去世时,赵高假传圣旨赐死扶苏,将胡亥扶上皇位。胡亥的统治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作为唯物主义者,我们知道这种预言是伪科学,不可信。那么,《史记》为何还要记录这个故事呢?我认为这个故事很可能发生在秦朝灭亡之后。一些谶纬学家为了证明自己的学说,编造了这个具有神秘性的故事。这个故事广为流传,加上当时的谶纬学家具有一定的神圣性,司马迁也相信了这件事,并将其收入《史记》。就算这个故事是真实的,也有可能是因为卢生是一个高人,他看出了赵高的阴谋和秦始皇的国家面临的危机而警示他。可惜秦始皇没有理解其深意,误将匈奴视为威胁,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帝国灭亡,成为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