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田律》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环境保护法

免费电影 2025-08-15 17:48www.verzenio.cn娱乐八卦网

竹简,被誉为我国古代最早的书籍,是揭开众多历史之谜的钥匙。在它们出现之前,我国的文字虽已存在,但刻在金属或石头上的文字,因篇幅有限、阅读携带不便,尚不能称之为真正的书。只有竹子作为书的时代到来,才让我国的那段历史得以保存,让文字真正拥有了载体。

让我们聚焦在包山大冢这座战国中晚期楚墓上。在湖北荆门发掘的这座古墓中,专家们整理出了上千支竹简。其中一部分保存完好,字迹如新。这些竹简记录的内容,不仅对我们研究楚国的经济、文化和军事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的刑法也大有裨益,因为它们是我国出土的最早的刑律文字。

再来看秦简中的《田律》,这部环保法不仅规定了保护植物林木、鸟兽鱼鳖的具体措施,还有防止河道堵塞的严格规定。它不仅是我国第一部环保法,也是世界第一部环保法,具有深远的意义。其中的环保规定除了春季禁止乱砍乱伐外,还包括不得堵塞河道,以及特定季节禁止焚烧草木灰等新鲜条款。

在古代,对违反环保法的行为惩罚严厉。比如西周时期的“伐崇令”,规定了严格的死罪制度。齐国的惩治条款更为残酷,破坏封山者将受到死罪惩罚,甚至有违犯禁令的,会被剁掉进入禁地的肢体。这种为保护环境而采取的严厉措施,早在殷商时期就已出现。

竹简不仅在历史考古上有着重要地位,它的内容也极其丰富多样。什么是竹书呢?竹书就是将竹子劈成长条状,在上面写字。一根竹片称为“简”,多根“简”用绳子编起来就是“册”。册也可以称为“编”或“篇”,用丝绳或皮绳编的分别称为丝编和韦编。编好的竹简卷成一束就是一卷,长文可以分成多卷。

现在我们常用的词语,如“著于竹帛”、“汗青”等,都与竹书有着紧密的联系。“汗青”这个词源于秦代,竹简表面经过处理才能写字,人们会将新鲜湿润的青竹片放在火上烤。这一过程中,青竹上冒出的水珠像人的汗水一样,“汗青”因此得名。

提及与藏书相关的词语“汗牛充栋”,我也有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我认为这个词也与竹书息息相关。试想那些存放的竹书堆积如山的场景,搬运时累垮牛马也情有可原。如果不是竹书,又怎么能体现出书籍之多到让牛马都为之流汗的程度呢?这些词汇背后的故事和历史背景无不令人着迷。

Copyright © 2019-2025 www.verzenio.cn 娱乐八卦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娱乐新闻,韩国娱乐圈,娱乐八卦,门事件,最新电影,最新电视剧,好看的电视剧,电视剧排行榜,女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