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在澳大利亚发现「仙女圈」!
由德国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UFZ)的Stephan Getzin博士率领的国际科研团队,在澳大利亚西部的偏远内陆发现了一种神秘现象——仙女圈。植物生物学界称之为自然界最大的谜团之一。这些圆圈内部植被稀缺,边缘通常被高草环绕。雨后虽然偶见新生幼苗,但它们往往无法在此贫瘠之地扎根,大部分时间只留下空旷的土地。这种现象先前仅在纳米比亚的干旱草原上被发现。
关于仙女圈的成因,存在多种假说。一些研究者认为是白蚁或蚂蚁的活动所致;有些则认为地球内部释放的有毒一氧化碳气体杀死了地面植被;还有第三方观点则认为这些荒地仅在特定条件下自发出现。Getzin博士多年来支持第三种观点。
为了深入研究这一神秘现象,Getzin博士和他的团队前往澳大利亚Pilbara地区的采矿小镇Nman。科学家们对仙女圈进行了详细的测量,比较了它们与有植被地区的表面温度,并绘制了图表。他们还观察了这些地区的水分如何排走,收集了土壤样本。他们还通过空中航拍影像评估、地貌景观分析和计算机仿真进行统计分析。
Getzin博士表示:“在纳米比亚,我们发现有白蚁和蚂蚁在仙女圈内或其周边活动,而在澳大利亚的情况则更为明确。”在纳米比亚,圈子内很少发现巢穴,与澳大利亚不同。更重要的是,澳大利亚的仙女圈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分布模式。这对研究团队来说是一个明确的迹象,表明荒芜的土地不是由动物活动引起的,而是由土地上的植物组织产生的。
Getzin博士与其共同作者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论文指出:“我们提出,存在于纳米比亚和远在千里之外的澳大利亚偏远内陆地区的仙女圈,具有相同空间结构且迄今未知。”“通过田野调查、遥感控制、空间模式分析和评估历程的数学模型,我们证明了这些图案的模式为自组织性出现,并非白蚁活动的结果。其驱动机制与水流、生物依赖渗透率的正向生物量水反馈有关。”
论文还指出,澳大利亚和纳米比亚仙女圈的模式与模型结果之间的显著吻合,说明了这两种模式都形成于非一致性固定不稳定性的出现,这支持了生物模式形成理论的核心普遍性原则。这一发现为理解自然界中的复杂系统提供了新视角,也为我们揭示了地球生态系统中的未知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