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东汉光武帝赏赐日本的金印竟然成了赝品?
探索千年之谜:日本国宝“汉倭奴国王金印”的真伪之旅
你是否曾听说过,被誉为日本国宝的“汉倭奴国王金印”可能是一件赝品?这一令人震惊的论点在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让我们沿着时间的轨迹,探寻这枚金印背后的故事。
早在公元57年,即《后汉书·东夷列传》所载的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曾奉贡朝贺,光武帝赐以印绶。《后汉书》中并未详述印的具体材质与制作工艺。
直到日本江户幕府时代的天明四年,即1784年4月12日,一枚金光闪闪的金印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被发掘出来。这枚金印有三个显著特点:它由纯金铸成;方形金印上饰有蛇纽;金印上刻有五个汉字“汉委奴国王”,以阴刻篆体呈现。经过当地著名儒学家龟井南冥鉴定,此印正是中国《后汉书》中记载的光武帝所赐之印。
尽管日本没有规定地下挖出的物品必须归国家所有,但发现者仍将这枚金印上交给了当时的福冈藩主黑田家。后来,黑田家在失去藩主身份后,将金印移交给了东京国立博物馆。1978年,为了庆祝福冈市美术馆的开馆,黑田家的后人又将这枚金印赠予了美术馆。此后,这枚金印被展示于福冈市博物馆,成为了日本的国宝。
早在金印被发现之初,九州帝国大学的学者就开始对其进行研究。而在金印成为博物馆的珍宝之后,更是引发了全岛的研究热潮。其中,九州大学始终是金印研究的领军者。
在2006年,千叶大学名誉教授、古代文学研究者三浦佑之出版了一本关于金印研究的书籍《金印伪造事件“汉倭奴国王”之幻》。书中主张,“汉倭奴国王金印”是日本江户时代伪造的。这一观点在考古界和学界引发了极大的轰动,也揭开了长达十余年的金印真伪之争的序幕。
这场争论至今仍未平息,关于这枚金印的仍然是个谜。它是否是一件赝品?还是真的来自古老的倭奴国?这一切都需要更多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来揭晓。
对于我们这些普通读者来说,这场争论不仅让我们对过去的历史产生了更多的好奇和疑问,也让我们对未来的考古发现充满了期待。毕竟,每一枚金印、每一块石碑背后都隐藏着无数的故事和秘密,等待我们去发掘和解读。
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我们不禁感叹祖先的智慧与辉煌。这枚闪烁着光芒的金印,不仅见证了中日之间的深厚友谊,也揭示了人类对于历史的探索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