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历史上,吕布为何要对义父董卓下手呢?
白门楼下,命悬一线的吕布,人们称他为“三奴”,究竟是何缘由使他痛下杀手?让我们跟随趣怪网小编的脚步,探寻这背后的故事。吕布,这位历史巨擘,他的生涯似乎注定与义父的命运紧密相连。他的出生年份虽在史书中未有明确记载,但我们知道他在公元161年前就已崭露头角。他以勇武过人、弓马娴熟之姿,吸引了并州刺史丁原的目光。为了拉拢这位英雄,丁原甚至收吕布为义子,任命他为主簿。吕布的心志并非仅仅局限于秘书之职。他渴望建功立业,博取功名。当董卓以更高的官职和金银珠宝的诱惑出现时,吕布的选择,似乎注定了他的道路。中郎将、都亭侯的封号,对于任何武将来说都是巨大的诱惑。在这巨大的利益面前,吕布的决定,似乎也在情理之中。投奔董卓后,吕布的生活似乎一片光明。成为董卓的义子,被封为骑都尉、中郎将,一切都似乎那么美好。这“温馨”的景象仅仅持续了三年。吕布再次挥动手中的利刃,这次,他的目标是他的第二位义父,或者说是他的第三位父亲。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吕布对这位义父也下了杀手?其实原因有四:吕布被更大的利益所吸引。司徒深知吕布唯利是图的本性,给他开出的条件——奋武将军、假节、仪比三司、进封温侯,与王允同掌朝政,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巨大的诱惑。尤其是温侯的爵位,更是让吕布看到了追求更高地位和权力的可能。董卓并没有给予吕布足够的权力。尽管投靠董卓后的吕布地位显赫,但他并没有实际掌控他麾下的并州军。作为骑都尉,他主要负责董卓的安全,而并州军则由其他人接管。这种没有实权的状况让吕布心生不满。第三,董卓和吕布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董卓逐渐掌握并州军,他对吕布的依赖逐渐减少。董卓的暴躁性格和对待身边人的方式让吕布倍感不满。加上虎牢关的败绩,使得董卓对吕布的不满加深。吕布给董卓戴了绿帽子。虽然历史上并无貂蝉其人,但吕布与董卓之间的恩怨情仇却是真实存在的。吕布与董卓的侍妾发生关系,这让他既兴奋又担忧。绿帽子的担忧加上王允的游说,最终促使吕布诛杀了董卓。究其根本,吕布之所以选择诛杀义父董卓,无非是为了利益。他所看重的,始终是谁能给予他更大的利益和更高的地位。在这个唯利是图的英雄心中,忠诚似乎并不如利益来得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