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墓位置显眼比秦始皇陵更牛 但几千年无人敢盗
历史的传承总是经过岁月的沉淀与演绎,盗墓的历史便是如此。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历史有多长,盗墓的历史就有多长。在中国古代,由于人们的厚葬习惯,墓中的珍宝成了无数盗墓者的目标。有句老话在盗墓界流传甚广:“十墓九空”,可见为了财富,许多人冒着风险去盗挖古墓。
盗墓并非简单的挖掘,它更像是一门技术。确定陵墓的位置是一大难题,因为有些古墓因年代久远早已被深埋地下。对于这个问题,一些民间的小盗墓者会施展各种手段来寻找。而像温韬、孙殿英等既是官员又是盗墓者的人,则更加嚣张,他们往往敢于盗挖历朝皇陵。这些皇陵一般气势磅礴,位置显眼,既有效率又回报丰厚,因此历代皇陵几乎都被挖掘一空。
在中国历代皇陵中,有一座陵墓却是个例外,即便可能蕴藏着无数珍宝,几千年来却无人敢盗。它就是华夏始祖黄帝的陵墓——黄帝陵。据《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记载:“黄帝崩,葬桥山”。由于存在多个桥山之说,黄帝陵的准确位置一直存在争议。其中位于陕西黄陵县桥山镇的黄帝陵自被历代帝王祭祀以来,因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被认为是最正宗的黄帝陵。
黄帝陵没有传说中的机关秘术,也没有乾陵那样的风水异象。它静静地躺在那里,无人敢盗。之所以如此,并非因为其防护严密,而是因为墓主人黄帝的特殊身份。黄帝是距今四五千年以前的华夏首领,他为统一中国、结束战乱、发展农业、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造文字等做出了巨大贡献,将华夏民族从蛮荒时代带入了文明时代。黄帝的丰功伟绩受到后世的敬仰和崇拜,被尊为“华夏共祖”和“人文初祖”。
黄帝作为华夏之祖的认同深入人心,使得无人敢去盗挖黄帝陵。即便有人胆敢尝试,也会面临巨大的社会压力和道德谴责。据说在清末时期,有个叫白彦虎的盗墓贼曾妄图炸毁黄帝陵。然而这一行为被人知道后遭到了强烈反对和谴责。左宗棠更是亲自派人去暗杀这位盗墓贼白彦虎。白彦虎狼狈逃到了国外后仍然遭到追杀。这种对盗挖祖先坟墓的行为持零容忍态度的不仅是左宗棠个人更是亿万中国人的共识。因此即使是权势滔天的盗墓贼也不敢轻易挑战这一底线。因为盗挖黄帝陵就等于自绝于亿万华夏儿女之外成为众矢之的。因此从古到今无人敢动黄帝陵的一草一木。“黄帝”二字就是最好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