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哭泣不是示弱是勇敢
哭泣:情感的释放与勇气的展现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哭泣”常常被视为一件尴尬的事情,或者仅在灾难发生后作为情感宣泄的方式。很多人对哭泣持有负面的看法,认为它与悲伤和晦气紧密相连。你是否听说过,偶尔的哭泣对身心都有好处呢?
一、适时哭泣:勇气的展现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心理学家威廉·弗莱对哭泣进行了长达五年的研究。研究表明,一个月内,男人最多会哭七次,而女人的哭泣次数则超过三十次。哭泣并非仅限于悲伤的情绪,喜、怒、惧都能引发泪水。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哈森认为,哭泣是人类高度进化的一种行为,和语言一样,只有人类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哭泣。
哈森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泪水甚至能够发送自我保护的信号。它可以模糊人们的视线,避免攻击性行为,显示自身的脆弱,降低对方的戒心和敌意。当你流泪时,对方可能会引发怜悯之情,从而给予你支持。从这个角度来看,适时地哭泣其实是一种勇气的展现。
二、哭泣:情感沟通的重要手段
另一方面,哭泣也是情感沟通的一种重要手段,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当你面对他人,毫无顾忌地流泪时,你实际上在发出这样的信号:你正在与他人分享你最脆弱的情感,展示你最真实的一面。对方接收到这样的信号后,会认为你们之间可以建立深厚的友谊,因为你信任他们。
值得一提的是,哭泣并不总是代表脆弱。它实际上可以帮助人们释放压力,对维持身心健康有着重要作用。例如,婴儿通过哭泣来促进成长,而女性比男性更经常地哭泣,因此也更长寿。
三、情感眼泪与身体健康
弗莱还进行了一项有趣的实验。他让一组人观看感人的电影,收集他们因感动而流下的眼泪;让另一组人切洋葱,收集他们因辣眼而留下的泪水。结果发现,“情感眼泪”中含有儿酚胺成分,“反射眼泪”中则没有。弗莱指出,儿酚胺是在情绪压力下释放的一种化学物质,如果在体内积聚过多,容易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哭泣”不仅是情感的宣泄,还能给身体和心理“排毒”。
“哭泣”是情感的展现和勇气的体现。当你感到需要哭泣时,不要压抑自己的情感,让泪水带走压力,给身心带来放松和安宁。适时的哭泣也是健康的表现,勇敢地面对自己的情绪,不要“强颜欢笑,把泪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