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邦昌是被逼做了伪楚皇帝,为何还被赵构杀了?
自二年三月一日始,金国对张邦昌施加压力,要求其称帝。尽管身为主和派,张邦昌对宋朝忠心耿耿,坚决拒绝金国的称帝要求。在金国的威胁下,他被迫登基为帝,却始终保持谦卑之态,自称“予”,公文亦不称“圣旨”,而称“手书”。
即使金军北返,张邦昌依旧心系故国,身着素服,率领文武百官,遥拜送行。他的行为充满了对君主的忠诚,对百姓的关怀。回到开封后,他主动还位给赵构,表现出极高的气度。尽管被胁迫建立了伪政权,但他的品质远比“伪齐”刘豫高尚。
为何赵构还是要杀他呢?张邦昌虽在金人胁迫下称帝,但始终是个主和派,这让赵构感到不安。毕竟,张邦昌曾有机会夺取皇位。虽然赵构表面上原谅了他,但心中始终有芥蒂。张邦昌与后宫皇妃有染的事情也被揭露,成为他被杀的一个理由。
实际上,张邦昌的命运并不完全取决于这些事情。当时南廷的主战派掌握话语权,张邦昌作为主和派和汉奸的身份使他备受口诛笔伐。满朝文武百官和赵构本人都对张邦昌心生不满,他的命运已然注定。
想象那金人攻入北宋都城的岁月,开封人人自危。张邦昌身为宰相,心中更是焦虑无比。他始终寻求和金人议和的办法,即使出卖国家也在所不惜。就像日本人在半个中国时期建立伪满政权一样,金人也想靠宋人管理大宋。在他们心目中,张邦昌这个无底线、身居高位的宰相是最佳人选。
张邦昌其实内心并不想成为帝王。他之所以当上皇帝,完全是金人拿刀架在脖子上威胁的结果,加上开封满城百姓的威胁,他才哭着当上楚国皇帝。他每天惶恐不安,觉得自己对不起大宋、对不起天下人。
赵构来了以后,张邦昌主动交权,赵构觉得他是个人才,并未深责他。满朝文武百官却不放过他,经常拿张邦昌曾经背叛大宋的事挑拨赵构与他的关系。最终,赵构迫于无奈,给张邦昌降了官职。
虽然张邦昌的官职被降,但他心存感激,毕竟他的罪责本应付出极大的代价。他的日子并不好过。很快,张邦昌就被赵构打入天牢。明面上是因为他与后宫皇妃有染,实际上却是南廷主战派的话语权和他身为汉奸的身份使他遭受口诛笔伐。赵构虽然口头上原谅了他,心里却始终有芥蒂。张邦昌的命运早已注定,被杀害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