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教育(什么叫教育?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此言一出,如今回首,真是感慨良多!的确,拉开孩子之间差距的,往往并非智商的高低,而是从小培养出的各种良好习惯。正如孔子所言:“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小时候养成的良好习惯,就如同自然而然的行为一般。
儿童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段时间的培育对孩子的未来影响深远。为此,电脑维修网呼吁家长们,应当着重帮助孩子们养成以下七个受益终生的好习惯。
一、从语言开始,培养文明习惯
语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载体,正如高尔基所言。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从孩子牙牙学语之时起,就开始培养他们的文明语言习惯。从简单的“谢谢”、“请”、“对不起”等日常礼貌用语开始,让孩子逐步学习并运用。
父母日常的言谈举止,以及亲子阅读时的诗歌、经典、文学作品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语言素养。优美的语言能够培养出孩子的气质,使他们在与人交往时显得和气、文雅。
二、从进食细节,培养规则习惯
进食是孩子养成规则习惯的重要契机。在餐桌上,家长可以从细节处着手,教孩子正确的用餐礼仪。如正确拿筷子的方法、等大人动筷子后才能吃、吃饭时手扶着饭碗、咽下嘴里饭菜再说话等。
吃饭是孩子每天都要经历的事情,通过吃饭来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是非常关键的。家长要抓住这个机会,让孩子从小学会遵守规则。
三、从自己穿衣开始,培养劳动习惯
劳动习惯同样是一项从小就应该培养的行为习惯。许多家长却常常因为心疼孩子而处处代劳,这样反而让孩子失去了自己动手的机会,难以培养他们的自立品格。
孩子自立的意识是从生活中的小事开始的,如穿衣、穿鞋穿袜等。责任感也是从小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开始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则是从掌控自己的生活开始的。家长应该放手让孩子去做,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这样,你会慢慢看到孩子的进步和惊喜。
教育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的未来播下良好的种子,为他们的成长道路铺满鲜花。相信在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一定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