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官员的待遇有多好?他们为何不愿主动退休?
你了解古代官员的待遇吗?奇闻奇网带你一探究竟。
在古代,各个朝代的经济状况直接影响着官员们的薪资待遇。令人惊讶的是,在看似文弱的宋朝,官员们的薪资水平竟然达到了巅峰,即便放在现代,也是许多人的望尘莫及的目标。那么,就让我们一同来揭开宋朝公务员们高薪的奥秘吧。
官员待遇之优厚,使得他们很少有自愿退休的意愿。为了延长任职期限,有的甚至不惜改动年龄。在古代中国的“秩禄”制度下,官员的待遇是与官位等级紧密相关的。
在秦汉时期,官秩品是以谷物多少来计算的。从万石到佐史,共分为二十级。而到了曹魏时期,官品等级逐渐改为正从九品,分为十八级。隋唐及以后各朝,也大致遵循了这一等级制度。
古代官员的俸禄计算方式多种多样,包括谷物、职田、禄米等。以宋朝为例,官员的俸禄在历代中最为优厚,月薪饷高达400贯,是汉代的10倍,的2至6倍。除了俸钱,还有禄米以及各种福利补贴。
正一品的官员,每月能领取150石的禄米,俸钱高达12万文,此外还额外获得绫20匹、罗1匹、绵50两等赏赐。而从九品的官员,虽然禄米和俸钱相对较少,但仍有不错的待遇。
除了基本薪资,宋朝官员还有各种补贴和福利,如茶酒钱、厨料钱、薪炭钱、马料钱等。甚至官员家中的仆人衣食及工钱也是由承担的。宋代还设立了“祠禄之制”,高级官员可以定期疗养,所有费用由国家承担。
值得一提的是,宋朝的不少官员还能领取两份薪饷,名为“职钱”。这样的优厚待遇,使得宋代官员很少有自愿退休的意愿。有的为了延长任职期限,甚至改动年龄。朝廷最后不得不强制要求官员退休,对年满七十的老官僚,不予考课和升迁。但官员退休后,往往能得到加官晋级的荣誉,类似于现代的“即提即退”。宰相级的官员退休后,仍可参议朝政,做“高级顾问”。而自动退休的官员,其子孙还可以“荫补”一定的官职,这也导致了“官二代”从政者众多。
古代官员的待遇之优厚,令人惊叹。这不仅体现在他们的基本薪资上,还体现在各种补贴和福利上。这样的待遇,也导致了官员们很少有自愿退休的意愿,有的甚至不惜改动年龄以延长任职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