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为什么7岁才有名字?他为什么要造反逼宫
为何会出现造反的浪潮?让我们跟随奇闻奇网的小编一探究竟。
在元朝统治者的铁腕下,他们并未将人民视为平等的个体,而是将其当作奴隶来对待。这样的压迫与剥削,让许多汉人内心燃烧起了反抗的火焰。正当黄河的泛滥成为了一个神秘的契机。在黄河河床中,人们意外发现了一个石人像,其身上刻有一句神秘的谶语:“石人一只眼,跳动天下黄河反。”仅仅三个月后,红巾军便如潮水般涌现,开始了他们的反抗之旅。
凤阳乞讨的志士,看到元朝的气数已尽,受邀加入了郭子兴的队伍。在短短的时间里,他凭借卓越的才能成为除元朝外的第三大势力。至正二十年(1360年),在激烈的战争中,朱元璋迎来了第七个儿子的诞生。
当天下初步平定之际,朱元璋开始为自己的儿子取名。从长子开始,直到七子,他取名为朱棣。直到1367年,朱棣才真正拥有了自己的名字。
建立明朝后,朱元璋致力于消灭元朝残余势力。三年后,年仅十岁的朱棣被封为燕王。十年后,他前往北平就藩,在那里,他通过不懈的学习与锻炼,成为了当时最出色的军事将领。
尽管北平在朱棣的时代并不像如今这般繁华,但元朝的残余势力仍然时不时地对明朝进行骚扰。作为军事重地的北平,更是遭受了元军的频繁侵扰。在北方的风沙征战中,朱棣确立了其无可争议的威信。
太子朱标的去世给朱元璋带来了沉重的打击。随后,他立孙子朱允炆为太子。当朱允炆登基时,各地的藩王势力已经崛起,对他的统治构成了严重威胁。其中,燕王朱棣与宁王朱权的势力最为强大。朱允炆开始采取削藩政策,齐王、代王等因无法忍受压力而被迫自杀。朱棣不愿再忍气吞声,于是在他39岁那年,决定起兵造反。
朱棣的造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朱元璋生前杀尽了那些能征善战的大臣,所以当朱棣造反时,朝廷竟然无人能够抵挡。仅仅三年后,朱棣便打到了北京。1402年,朱棣正式登基称帝,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朱棣登基后的首要任务,便是完成建文帝朱允炆未竟的削藩事业。谁能想到,这一历史性的任务竟由一个藩王来完成。1402年7月17日,朱棣身着崭新的皇帝服饰,坐上那代表着天下最高权力的龙椅。这一天,朱棣开创了他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