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诸葛亮投靠曹操,刘备会有怎样的结局?孙权真的会被劝降
刘备的漂泊生涯与复兴之路
在风云变幻的三国时代,刘备的一生可谓历尽艰辛。在得到稳定的基业之前,他如同飘萍般,先后依附于多个势力。尽管曾一度占据徐州,但那终究只是昙花一现。怀揣着复兴汉室的雄心壮志,刘备却面临着兵少将寡的困境,始终没有一个稳固的立足之地,只能继续寄人篱下。
面对这样的局面,诸葛亮的出现为刘备指明了一条明路。他告诉刘备,要想实现复兴汉室的梦想,必须拥有自己稳固的根据地,不能再这样漂泊下去。曹操的势力过于强大,不可与之直接抗衡,而江东之地虽然国险民附,但只可作为盟友,不可轻举妄动。他们的首要任务是夺取荆州和益州,以此建立自己的基业,再图谋大业。
如果没有诸葛亮的这番指点,刘备可能会继续他的漂泊生涯,去投靠其他势力。他曾经考虑过投靠苍梧太守吴巨,但那样的选择显然无法抵挡曹操的进攻。投靠一个小小的郡守,对于雄心壮志的刘备来说,无疑是一种耻辱。
幸运的是,刘备在鲁肃的劝说下放弃了这一想法。即使不投靠吴巨,他也可能会去投靠江东孙权。但那样的刘备,只能作为一个客将存在,继续寄人篱下,听命于晚辈孙权。这样的生活,何时才能实现他的大业?
想象一下,如果诸葛亮选择投靠曹操,那么著名的隆中对策略可能会为曹操量身定制。曹操统一北方后,兵强马壮,占据汉室正统地位,天下无人能与之抗衡。而江东之地,只能慢慢图谋。丞相只需留守合肥和江陵,抵御孙权的进攻,同时亲自率领大军进取汉中,益州便是囊中之物。一旦夺取益州,江东不攻自破。这样一来,曹操一统天下的大业可成。
即使曹操没有听从诸葛亮的建议先取益州再取扬的建议,依然坚持先灭孙权,他也未必会失败。在曹操大军逼近江东之时,诸葛亮可能会出使东吴,他的高明之处在于不仅让孙权同意抵抗曹操,而且让寄人篱下的刘备获得了与孙权同等的地位。如果诸葛亮在曹操阵营中,他可能会替曹操劝降孙权,凭借他的口才,这易如反掌。
但我们也应该考虑最坏的情况,如果孙权没有被劝降,依然决定抵抗曹操,那么刘备可能不再只是客将而是真正的盟友。即使如此,孙权就一定能打败曹操吗?诸葛亮的谨慎是否足以应对铁索连船的弊端以及诈降之计呢?即使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留下诸葛亮和关羽留守荆州真的能够夺取江陵吗?这一切都是未知之数,但刘备与诸葛亮共同开创的复兴之路充满了挑战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