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传》演员入戏太深(霍建华在片场痛哭流涕导演抱他哭了两分钟)
霍建华在《如懿传》片场真情流露,乾隆角痛让他无法自控
霍建华所塑造的乾隆皇帝在《如懿传》中无疑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复杂情感的角色。他如同一个行走的煤气罐,随时可能爆发。他对自己的亲人和妃子都表现出极端的情绪波动,既严厉又暴躁。他的后宫嫔妃们,无论是富察琅嬅、金玉妍还是高晞月,都未能幸免于他的矛盾和情感的漩涡。
尤其是与如懿的关系,霍建华演绎的乾隆从执着到怀疑,从拥有到失去,让人看到了皇帝的无奈和人性的脆弱。当霍建华深入演绎这个角色时,他对如懿的亏欠、遗憾和痛苦,让他无法抑制自己的情绪,甚至在拍摄现场痛哭流涕。
记得那场戏,乾隆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想要挽回与如懿的感情,但如懿的心已经如死灰复燃。霍建华完全沉浸在角色中,他的哭泣并非仅仅是为了演戏,而是真心实意地感受到了角色的痛苦。周迅在一旁看着,也许无法理解霍建华的情绪,但能感受到他对角色的真挚投入。
霍建华自持理性,很少在人前展现自己的情绪,但那一刻,他无法控制自己。导演看到这一幕,赶紧走过来给他一个拥抱,让他在自己的肩头哭了一两分钟。那是对演员情感的释放,也是对角感的宣泄。
除了霍建华,周迅也是《如懿传》中的定海神针。她在片场也有过崩溃的时刻,但真正让她无法控制的并非是被白蕊姬逼到墙角抽打的戏,而是凌云彻变成公公后见她的那场戏。如懿和凌云彻之间的深厚友情,因皇上的多疑而断裂,凌云彻最终成为太监。这场戏让周迅完全进入了角色,感受到了如懿的痛苦和绝望。
剧组的服化道精致到让周迅念念不忘,拍完戏后还把如懿百分之90的衣服都收回自己家。那些道具太过精致,舍不得扔掉,甚至在家无聊的时候还会戴上护甲,穿着花盆底溜达。
《如懿传》不仅是演员们的精湛表演,更是他们对角色的真挚情感。每一个镜头背后都是他们对角色的理解和情感的投入,让观众看到了演员的演技,也感受到了他们的真挚情感。这部剧的成功,离不开每一个演员的用心投入和真挚情感。《如懿传》的幕后制作堪称匠心独运,从马车、船舶到每一位角色的服饰,无一不是道具组和服装组精心制作的心血结晶。在细节之处,足以见证他们的苦心和辛勤付出。
剧中,魏嬿婉的服饰色彩鲜艳夺目,与她的张扬性格相得益彰。紫色的华美、黄色的尊贵、玫红色的娇艳,这些服饰都准确地诠释了她的个性特点。而关于海兰的色彩偏好,编剧并未明示,但我们仔细观察剧情不难发现,早期的她偏爱蓝色,这可能与她和如懿之间的深厚情谊有关,也可能是为了凸显她本人的沉稳气质。寒香见的服装则以素色为主,准确捕捉了其性格的凛冽与清冷。
当众多娘娘同框而坐时,服装组需巧妙搭配,既要避免色彩冲突,又要确保绣花细节和谐统一。为此,他们选择了满绣手法制作服装,摒弃了常规的古装印花。这一做法虽然耗时更长,但呈现出的效果更为美观。
如懿封后大典时的朝服便是这一匠心的最佳体现。这件朝服几乎还原了历史上的皇后礼服,包括朝冠、朝褂、朝袍、朝裙等十几项配件。其中,朝冠上更是夸张地镶嵌了302颗珍珠,尽显奢华与精细。据说,这件衣服的制作过程中,仅两位工人就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
而剧中各位娘娘所佩戴的点翠饰品,其投入的数量更是其他剧的三到四倍,每一个头饰都是真材实料。不仅如此,《如懿传》在拍摄过程中还参考了许多古董资料,力图呈现最真实、最有质感的画面。
一部影视剧要想赢得观众的认可,除了剧情和演员的表现外,细节之处也至关重要。虽然无法做到完美,但《如懿传》的制作团队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证明,他们正在尽最大努力让这部剧离完美更近一些。从道具到服装,从细节到整体,都是他们对观众的一次次诚意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