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季孙与苏轼之间有什么故事?苏轼赠其一首诗
韩国娱乐 2025-08-08 06:32www.verzenio.cn娱乐八卦网
北宋诗人苏轼,人称“慷慨奇士”,他的传奇故事至今仍为世人所称颂。
公元1089年,苏轼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赴杭州任太守,这是他的第二次执掌杭州。十六年前,因朝廷纷争,苏轼曾被贬至杭州,那时的西湖,在他眼中是如此的美丽。水光潋滟,山色空蒙,那景色令人陶醉。
十六年后,西湖已不再是那个碧波荡漾的湖泊。因为长期无人治理,湖底的淤泥堵塞了整片湖泊,湖水变得混沌不堪。苏轼一上任便着手疏浚西湖,他派人与淤泥和水草搏斗,最终在湖面上建起了一条林荫大道——苏堤。这一工程得到了两浙兵马都监并驻杭州的刘季孙的大力支持。
刘季孙,字景文,才华横溢,胸怀大志。他与苏轼一见如故,两人交往密切。刘景文的父亲刘平是朝廷重臣,但在一场战役中不幸兵败被俘。后来真相大白,证明刘平是被冤枉的,但刘景文因此受到了影响,仕途一直不得志。
苏轼深知刘景文心中的苦楚,他在一个冬天为刘景文写下了一首诗:“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他劝慰刘景文,虽然荷花已经凋谢,菊花也失去了芳香,但人生依然有美好的时刻。就像经过寒霜的肃杀后,还有橙黄橘绿的丰收和成熟。
这首诗不仅是对刘景文的勉励,更是对逆境中的自己的鼓舞。人生如四季更迭,有时会遇到严寒的冬天,但只要心中有光,就能拥抱那温暖灿烂的太阳。刘景文在苏轼的劝慰和鼓励下,一定能够像那江南的丹橘一样,迎霜挺立,经冬犹绿。他们的故事和友情,也如这美妙的诗篇一样,永远流传于世。
上一篇:周星驰不敢见朱茵(周星驰抛弃朱茵真正原因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