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超予丨西兰卡普登上《VOGUE》 读懂民族文化的
非遗魅力与VOGUE的时尚碰撞
前不久,国际知名影星李冰冰受邀登上《服饰与美容VOUGE》杂志封面,身着一袭土家族西兰卡普手工艺品打造的华服,惊艳全网。在这组照片中,李冰冰以她优雅的姿态与古老的西兰卡普交织在一起,仿佛穿越时空的对话,展现出非凡的魅力。
这次以传统手工艺为主题的大片拍摄,让李冰冰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契合感。流传数千年的土家族西兰卡普手工艺,在现代时尚的包装下焕发出新的生机。正如携手合作的中国设计师马明所说:“我们的目标是将这些富有深刻意义的织物转化为时尚的服饰,让传统与时尚交融,激发出新的创意火花,让更多人重新认识和珍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国少数民族元素登上国际时尚杂志的意义远非一般。在当前民族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用时尚的语言来诠释和致敬民族文化,不仅是对时尚的冲击,更是对璀璨文化的活态传播。而西兰卡普作为这次故事的主角,它所展现的不仅是土家族的独特文化,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传承千年的土家织锦,被誉为“高定”珍品。从商周的起源,到明清的完善,西兰卡普一直是贵族乃至皇家的必备品。其独特的工艺、精美的织造以及丰富的色彩,使其在中国四大名锦中独树一帜。每一块西兰卡普都是一段历史的见证,都蕴含着土家族的深厚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土家织锦多次在国际舞台上亮相,赢得了众多荣誉。其中,《双阳雀》包更是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使得土家织锦名扬四海。2006年,西兰卡普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保护。
在坚定文化自信的今天,少数民族文化正逐渐走向世界舞台。其中,西兰卡普作为民族文化的代表,不仅在时尚界受到追捧,更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推动力。它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延续,更是将过去的生活场景、传统习俗、宗教崇拜、艺术风格等人文意蕴融入到当代生活中来,形成独特的民族潮流文化。
正如所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西兰卡普正是这一理念的完美体现。它将传统与时尚完美结合,展现出独特的东方国潮风格。在当今时代,我们更应该珍视和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邓超予:闪耀的民族文化传播使者
在众多民族文化传播者中,邓超予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作为中国土家族文化传播的重要代表,她不仅是一位青年歌唱家和诗人,更是一位致力于弘扬民族文化的使者。
在2017年的“一带一路”国际电影周上,邓超予以一袭自己参与设计改良的土家族西兰卡普“火凤凰”裙惊艳亮相。当她走上红毯,瞬间成为了全场的焦点。官方镜头给予了她长达三分钟的特写,这一时刻,她成为了中国民族文化的骄傲。
邓超予参与设计的西兰卡普服饰不仅深受中外媒体好评,还成为了中法文化交流使节团最具民族特色的着装。她还将土家族织锦赠送给奥斯卡金奖获得者法国女演员朱丽叶·比诺什等国际友人,表达了她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之心。
邓超予不仅在服饰上努力展现民族文化的魅力,还用自己极具灵气的笔触创作了被联合国收录的诗集《予香袅袅》。她还通过艺术创作将土家族文化融入到了更多领域,演绎了多个具有土家族非遗特色的作品。
心怀家国和民族的邓超予,也将弘扬和传承土家文化的精神贯彻到了慈善公益事业中。她积极投身公益活动,发起的“予乐为民行”大型公益活动帮助了许多需要帮助的人。在疫情发生后,她更是联合中国福利基金会成立公益助学项目,助力贫困少数民族女童实现音乐梦想,同时推动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为了非遗传承的多样化,邓超予联合知名设计师打造了一系列“西兰卡普”文创产品。她成立的“西兰姑娘”文创馆推出了多款联名设计的产品,如普洱茶、定制酒、布鞋等,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创”中焕发新生。
邓超予的成就不仅仅是个人的辉煌,更是土家族文化的一种展现。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她将现代审美与土家族的古法技艺相结合,创新演绎东方之韵,让每一件单品都能散发出民族艺术之美。
土家族这颗璀璨的明珠在邓超予的推广下带给了世人太多惊喜。她将文化信仰和精神图腾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寄托着对未来生活美好的期盼与渴望。她的作品像是一席狂飙的彩色瀑布,展现了土家族人崇尚自然、万物有灵的哲思。
作为土家族的一部“图像”历史,邓超予通过她的作品向世人诉说着土家族人数的千年沧桑。她的努力让土家族的民族文化审美功能与美学价值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和重视。她不仅是土家族文化传播的大使,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发展者。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活力,也看到了文化自信的力量。非遗文化遗产,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承载着人类的情感、民族的记忆和生活的印记。现今非遗文化的保护和持续开发面临重重困境,需要我们共同思考如何为这些珍贵的记忆传承和铺就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这是一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但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必须加强对非遗文化遗产的珍视与传承,用心守护这份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为了将这些无声的历史“图像”更好地呈现给世界,我们必须加紧对“非遗”学科的建设,深入研究、发掘和整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我们应该向世界展示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认识到保护非遗文化的重要性。我们要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文体,将这些故事、传说和技艺,以及背后的深刻内涵,传递给每一个人。
我们要让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结合现代科技手段,让非遗文化在创新中发展,在传承中壮大。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如展览、演出、节庆等,让更多的人亲身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让人们在欣赏和参与中感受到非遗文化的独特价值。
我们要努力让这份民族记忆源远流长。我们要将非遗文化与教育相结合,培养更多的非遗文化传承人,让他们成为非遗文化的重要传播者和守护者。我们要鼓励年轻人热爱非遗文化,让非遗文化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发芽,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为非遗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而努力。让这份民族记忆永远流传,让人类的文化宝库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