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李治真的个软弱的君主吗?其实不然
当人们谈论李治时,很多人因其被妻子压制而误判了他的形象。其实,真正的李治是一个残忍无情且极具政治手腕的君主。跟随趣怪网小编的步伐,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位君主的神秘面纱。就算是威震四方的唐太宗李世民,也曾对自己这个儿子李治看走了眼。李世民作为开国第一功臣,无人能与其在功劳上相提并论,除了扫平江南的传奇人物。当李世民与李治争夺太子之位,与皇帝李渊爆发权力冲突时,军方大佬李靖、李勣都坚定地站在了李世民一边。在李世民的铁腕统治下,兄弟相残、父子冲突的惨剧令人痛心。为了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上演,李世民选择了看似“仁厚”的李治作为太子。这位看似仁厚的太子却隐藏着冷酷无情的一面。刚刚登基的李治,便面临着由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元老大臣辅政的局面。他先是利用某些案件清洗了开国功臣的后代和前朝重臣门阀势力。接着,他借长孙无忌之手消灭了皇族中最有威望、有一定继承资格的荆王李元景与吴王。在废后事件中,李治果断选择了个人能力顶尖但家族势力弱小的武则天。他利用武则天铲除了王皇后,消灭了长孙无忌与褚遂良,成功打倒了上一代和这一代的勋贵势力。这一系列行动使李治完成了对皇族、世家门阀、权臣勋贵、外戚势力的全面打击,中央集权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李治的政治手腕极为高明。他通过一系列行动让人误以为自己是受到了武则天的蛊惑,而非自主行为。实际上,他的决策背后有着精心的策划和布局。例如,在废王皇后立武则天的过程中,真正出谋划策的许敬宗、主持审案的李勣等都是李治的人,而非武后的手下。后世常被看作是武后亲信的许敬宗、李义府等人,实际上是跟随李治的心腹,而非武后的人。这些心腹重臣在李治登基之初就已忠诚于他,并在关键时刻坚定支持他。尽管武则天在朝堂上风头无两,但实际上她只能掌握李治想让她掌握的权力。李治在世时,武则天虽然名为“二圣”,但实际上朝堂上充斥着不买她账的重臣。整个高宗朝的宰相任免,武则天都无法插手。李治死后,武则天能废两个儿子自立为女皇,这是唐高宗无法预料到的。李治是一个深藏不露的君主,他善于利用局势,以高超的政治手腕掌控大权。尽管他在历史上留下的名声可能并不太好,但我们应该全面、客观地看待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