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试爆氢弹当量为何这么小-疑点重重 (图)
朝鲜近日宣布试验成功的消息,如同地震波一般迅速传遍全球。,这一被誉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独门武器的战略核力量,无论在理论还是制造上都有着极高的门槛。尽管印度在该领域倾注多年心血,却仍未获得国际公认的技术成就。那么,朝鲜是否真的掌握了这门技术呢?
据韩联社报道,朝鲜宣布试验后,韩国情报部门表达了疑虑。,作为热的代表,是原的升级版,属于第二代。它利用核聚变原理,释放出比核裂变更大的能量。的制造不仅需要精湛的核技术,更需要在理论和设计上的创新突破。目前,世界仅有两种公认的构型——美国“泰勒-乌拉姆构型”和中国“于敏构型”。
由于在理论、结构和制造工艺方面的挑战极高,五大核大国在进行首次爆炸试验时,为确保核聚变能顺利进行,通常会填充足量的核材料,导致爆炸当量相当惊人。历史上各大国的试爆当量数据均相当惊人。除了五个核大国之外,印度也试图涉足这一领域,但其热核试验的真实性一直受到外界的质疑。
此次朝鲜的核试验当量相对较小,引发外界对其是否真正掌握技术的猜测。韩国监测到的地震震级显示,这次核试验的震级为4.8级,低于其之前的核试验。理论上讲,如此级别的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数千吨TNT当量。韩国国情院的评估认为,朝鲜这次核试验的当量仅为6000吨,甚至不及之前的原。这使得外界怀疑朝鲜试爆的可能是加强型原而非真正的。
知名核战略专家杨承军表示,仅凭这些初步数据还不能完全排除朝鲜进行试验的可能性。朝鲜也可能是已掌握技术,但由于试验场环境限制或出于减少放射性污染的考虑,实际试爆的当量较小。核试验的震级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仅凭地震数据难以作出准确判断。
相比而言,对地下核试验释放的放射性同位素进行监测更为准确,不同种类的核试验会产生特殊的放射性同位素,通过分析这些同位素可以判定核试验的种类。有报道称,美军已决定出动飞机前往朝鲜半岛上空取样,以确认朝鲜核试验的具体情况。
即使朝鲜成功试爆,其距离实战应用仍有一段距离。例如,核弹头的运载工具、弹头小型化、头体组合以及引爆控制技术等都是影响实战能力的重要因素。
朝鲜是否真正掌握技术,仍需进一步观察和验证。外界对此保持高度关注,并将持续关注其后续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