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是为了唤醒而不是沉睡
催眠的奥秘与力量
在影视作品中,催眠常常被用于犯罪手段,如电影《盗梦空间》中的盗取商业机密。实际上,催眠也有其正面和积极的应用,被许多职业操守的催眠师用于找到病人的症结所在,改变其负面情绪。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催眠师这一职业充满了神秘色彩。通过阅读如《催眠师手记》(高铭著)这样的推理纪实作品,以及悬疑小说《邪恶催眠师》(周浩晖著),我们或许能探寻到内心的答案,并借鉴一些方法来唤醒自我。
催眠,是一种采用特殊行为技术结合言语暗示,使正常人进入一种暂时的、类似睡眠的状态。这种状态也可由药物所诱发。催眠分为自我催眠与他人催眠。自我催眠由个人的自我暗示引起,而他人催眠则是在催眠师的影响和暗示下来实现的。通过催眠,可以唤起病人被压抑和遗忘的事情,说出病历、病情、内心冲突和紧张。更为神奇的是,催眠还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即催眠疗法)来减轻或消除病人的紧张、焦虑、冲突、失眠以及其他身心疾病。
那么,什么样的人需要被催眠呢?最近高铭的新闻中提到一位女白领开车撞向花坛,她说这样做会让她感到身心舒畅。新闻给出的答案是工作压力大。但作为观察者,我深感或许还有别的原因。为什么不像更早报道的那些人一样去超市捏方便面、手插到大米中,而是选择一种极端的方式?对于这类难以解释、甚至本人都无法给出合理解释的案例,也许催眠能为我们找到答案,并指引出正确的治疗方向。
催眠的神奇之处在于其强大的记忆回溯能力、克服恐惧感(或其他类型的不良自我暗示)以及减压效果。成功的催眠可以达到心理分析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的目的——挖掘某些特定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这能够大大节省心理分析和谈话的时间,迅速找到问题的起点。催眠还有一个令人惊叹的应用:植入潜意识。我们都知道说服别人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成功的潜意识植入可以改变被植入者的行为,而且不需要太多时间。虽然说催眠用于心理治疗似乎非常神奇,似乎能省时省力,但这确实是催眠的一种真实效果。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或许都能从催眠这一神秘而强大的工具中受益。无论是寻找内心的答案,还是治疗身心的疾病,催眠都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力量和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