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都是三国的亡国之君 三人的待遇差别为何如
对于热衷于研究亡国之君的小伙伴来说,趣怪网的小编带来了一篇深入剖析的文章,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其中的奥秘。
众所周知,随着三国时代的落幕,魏蜀吴三国的君主都得以幸存,且受到了优待。他们被封以不同的爵位,其中陈留王的头衔给予了魏国皇帝,蜀国皇帝被封为安乐公,而吴国皇帝则被册封为归命侯。
那么,为什么三位亡国之君的待遇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异呢?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深层原因呢?
我们来看看蜀后主刘禅的经历。作为第一个投降的亡国之君,刘禅一家被迁往魏国都城洛阳。他被封为安乐公,这一爵位基本上是对照当初曹魏篡汉后的待遇给予的。回顾历史,汉献帝退位后,被封为山阳公,拥有万户食邑。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公”与我们常说的“三公”有所不同。“三公”是官职,如丞相、太尉等,位高权重。而汉献帝被封的“公”,则是一种爵位,是身份和荣誉的象征,拥有封地和称号,可以世袭。这类似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地位。
有了汉献帝这个例子,刘禅作为主动投降的亡国之君,其待遇自然也不会超出这个范畴。尽管都是公爵,刘禅的安乐公和汉献帝的山阳公却有着天壤之别。
当初刘协退位时,他得到了极高的礼遇。他的封国是整个山阳郡,属于郡国级别。而且,刘协被允许永居封国之内,并在其封国内享受天子地位。他保留了天子的仪仗,地位高于包括曹家人在内的所有诸侯,甚至不需要对曹家称臣。这种待遇是曹魏宗亲都无法享有的。
汉献帝在封地内,可以使用天子的车服郊祀天地,宗庙、祖、腊皆沿用汉制,无需改为魏制。相比之下,刘禅的安乐公就要逊色许多。他的封地是渔阳郡安乐县,地理位置远不如山阳郡。在级别上,也仅仅是县公,比刘协的山阳郡公要低很多。
刘协被封为山阳公,这是魏国爵位中最尊贵的存在。曹丕对汉献帝的处理可以说是相当宽容了。虽然曹丕篡了汉,但魏国的江山是他自己打下来的,并没有沾献帝多少光。而刘禅的安乐公封号则普通许多,其封地位置和级别都与刘协有着巨大差距。
这种差距是合理的,因为刘协是名副其实的前朝皇帝,而刘禅只是割据政权的首脑,他的地位自然不能超越刘协。这样的安排不仅体现了历史的连续性,也反映了不同政权之间的地位和影响力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