郤正蜀汉最后一位忠臣,曾替刘禅写降书
今天,趣怪网为我们带来了一篇关于郤正的深度文章,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蜀汉忠臣的世界。一、谁来执笔写降书?公元263年,邓艾率领大军翻越阴平险道,直逼江由城下。面对坚不可摧的城池和疲惫的士兵,邓艾明白,如果不能迅速拿下江由补充物资,即便是翻越阴平也是徒劳。历史在这一刻开了个玩笑,蜀汉的江由守将竟然投降了邓艾,邓艾大军瞬间得到补给,重获生机。随着邓艾在绵竹的再次胜利,蜀汉京城成都陷入了一片混乱。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大臣们纷纷建议南逃或投降东吴,然而郤正却主张坚守成都等待援军。但最终,他的声音被淹没在一片投降声中。就在决定蜀汉命运的这一刻,谯周选择了投降曹魏,而郤正则默默承担起了写降书的重任。当谯周因害怕背负骂名而拒绝写降书时,郤正挺身而出。他的笔下,写出的不仅仅是降书,更是一篇忠义千秋的誓言。他的高尚情操和忠诚,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二、谁伴刘禅赴险途?随着刘禅的投降,蜀汉亡国。谯周所宣称的为了成都百姓的安稳而选择投降,真的如此吗?在公元264年的正月,由于钟会的反叛,成都大乱,许多贵族家族被灭门。这样的腥风血雨,谁又能保证普通百姓的安全呢?刘禅自身也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在这个生死攸关的时刻,郤正再次挺身而出。他陪伴着刘禅踏上了那条充满未知和危险的迁徙之路。尽管谯周等投降派大臣无人愿意跟随,但郤正却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这条九死一生的道路。在洛阳,当司马昭问及刘禅是否思念蜀汉时,郤正在一旁提醒刘禅要表达思念故土的意愿,以便日后有可能重回故土。司马昭听后大笑,对郤正的智慧和忠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后,郤正被封为关内侯,但他却深知自己的忠诚并非对司马氏,而是对蜀汉。当刘禅拉着郤正的手,泪洒衣襟时,我们不禁感叹。他们之间的情谊和郤正的忠诚让人动容。一切都已太晚,蜀汉的这位忠臣最终成为了曹魏的侯爵。回顾蜀汉灭亡前后的历史,我们除了感慨和感叹外,更多的是无言的感觉。郤正的悲苦和忠诚让我们深感敬佩。他无论是忍辱写降书还是成为曹魏侯爵,都源自于他的忠义之心。郤正的忠诚和勇气值得我们铭记。他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让我们铭记这位蜀汉忠臣的名字——郤正他的故事将永远被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