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身负大才,为何刘表却看不上他呢?
风云人物的他,不仅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赫赫声名,更在当代社会掀起一股粉丝热潮。他的才华与品德,让我们钦佩不已。有些人却对他的成就视而不见,这是为何呢?或许,这正是刘表未能识英才的原因,也是他无法成就大事的症结所在。
所谓慧眼识英才,真正能干成大事的人,必然具备识别英雄的能力。诸葛亮便是这样一位大英雄,被有识之士识出,三次请出山林。而刘表呢?他的眼光似乎只停留在表面,无法发现诸葛亮的真正价值。
诸葛亮的出身背景可谓高贵。他的祖先诸葛丰曾是朝廷校尉,父亲也是汉末时期的太山都丞。在那个年代,出身和血统往往比才华更能赢得人们的信任和尊敬。这并不意味着英雄没有出身。诸葛亮出身并不差,为何刘表还是看不上他呢?是嫉妒吗?
或许我们无法从资料中直接看到诸葛亮与刘表见面的情景,但可以推断,他们确实有过交集。在公元195年,诸葛亮跟随叔叔诸葛玄投奔刘表,他们之间的见面,却并未给刘表带来诸葛亮的重用。
诸葛亮无疑是有才华的,刘表也知道这一点,但为何不重用他呢?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深入探讨。在诸葛亮所处的时代,再过去五百多年,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
在公元812年,许多家族有着浓烈的攀比心理,崇尚门第望族。他们认为祖上是名人则十分光彩。在这个背景下,唐宪宗让朝廷学者编撰了一本书籍,考究姓名之来源,并对历代名人的族谱进行考证。结果令人震惊。
这本书的考证指出,诸葛亮并非诸葛丰的后代。这个信息量大得令人震撼!诸葛丰与诸葛亮只是籍贯相同、姓氏相同而已,并无交集。对于现今的我们来说,诸葛亮的祖先是谁并不影响我们喜欢他的事实。但在那个时代,出身背景却至关重要。那些出身不好的人为此反驳,才有了“英雄不问出处”的说法。诸葛亮并非名人权臣之后,他的父亲已经过世,他顶多算是个小小的官二代。从这点来看,刘表是不会服他的。
在那个时代,一个人受到怎样的尊重,与他的出身背景有着莫大的关联。像袁绍这样的半吊子本事的人,凭借祖上的威名就能成为抗击董卓的盟主。而刘表就是一个典型的势利眼,他重视的是祖上是否光鲜亮丽的人脉关系而非才华本领。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难看出为何刘表会忽视掉真正的英雄人物诸葛亮的光芒所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