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的奢华宫廷浴:仅毛巾就要备一百条
在古代的城市里,沐浴是一件极其奢侈的事情。在那些没有自来水的年代,人们难以想象如何洗澡。在百年前,许多人仍然使用井水,而这些井大多是露天建造的,其中不乏有死猫和死老鼠的踪迹。
古代人不仅用水困难,更缺乏清洁的概念。洗澡这件事,对于他们来说,是近期才开始重视的。即使是地位显赫的人也没有这种意识,更不用说平民百姓了。
白居易曾经写诗记录自己洗澡的感受:“今朝一澡濯,衰瘦颇有馀”。可见,即使是文人墨客,洗澡也是一件值得记录的事情。而关于杨贵妃出浴的故事,更是备受瞩目。她在华清池洗澡,需要经过皇帝的允许,这足以见得洗澡在古代是一种多么尊贵的享受。这样的待遇,平民百姓是无缘受用的。他们通常只能在家中自备一只木桶或木盆,烧水以涤身。由于取水困难,很多人甚至选择不去洗澡。
老百姓们依然有自己的洗澡哲学。大学问家解缙就有一副名联:“千年老树当衣架,万里长江作浴盆”。可见,跳进河中洗个澡,在古人看来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西游记》第七十二回还详细记录了七个蜘蛛精在灌垢泉洗澡的场景。
说到最奢华的沐浴,我们不得不提到慈禧太后的洗澡。在她所居住的皇宫中,有一个设计别致精巧的浴池。这个浴池长4.55米,宽2.90米,深1.40米,由十块巨大的石头压缝交口镶拼而成。当温泉水从石缝中涌入时,水通过暗槽流入浴池。
慈禧洗澡时的待遇更是令人惊叹。她坐在一条宽四条腿的矮椅子上,每条腿上都攀着龙。为她盛洗澡水的是两个木胎镶银盘,一个洗上身,一个洗下身。光洗澡用的毛巾就要备一百条,每条都绣有黄丝线金龙。澡盆里的水要永远保持干净,毛巾用完即扔,绝不混用。
四个宫女为慈禧洗澡,手法迅疾有序,先擦胸、背、两腋、双臂,使毛孔张开,身体轻松。然后均匀而轻细地拍在身体各处,特别是容易积皂沫、发痒的地方需格外注意。重新舀水洗脸、浸手,与其说是在洗不如说是在熨,特别是在额头、两颊热敷,据说这样能把抬头纹的痕迹化开。
把自己的身体暴露在众人面前,即便是对于我们这样的小民来说,也颇感不适。慈禧太后虽通礼仪,但为了显示自己的尊贵,也就顾不了许多了。尽管如此,我们也可以理解她对洁净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