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郃如果不死,司马懿还敢不敢篡魏?
在历史的末年,群雄纷纷崭露头角,经过一系列的征伐兼并,天下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最终摘取家族革命果实的,却并非这三个国家中的任何一个,而是被后世誉为“忍者神龟”的司马懿。他篡魏之后,建立了新的王朝。对此感兴趣的读者,不妨跟随趣怪网小编的视角,一探究竟。
司马懿是一个极度聪明且擅长隐忍的人。倘若仅论智慧,在三国鼎立的背景下,能与他一较高下的或许只有那些神机妙算的谋士。比如诸葛亮多次用计吓退司马懿,让人惊叹于他的智谋。三国时期英才辈出,比司马懿更聪明的人亦有众多,如曹操麾下的诸多谋士。但他们的寿命相对较短,后期能够真正震慑压制司马懿的人,寥寥无几,而曹魏的其中一位将领便是其中之一。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张郃应征入伍,以冀州牧韩馥的军司马身份参与镇压。后来,韩馥将冀州交给了袁绍,张郃便投靠了袁绍。在官渡之战中,袁绍因不听张郃的忠告,不仅未能攻下曹操的军营,连乌巢的粮草都被曹军焚毁。张郃见大势已去,无奈投降曹操。曹操喜出望外,亲自迎接张郃的投降,并对其寄予厚望。
张郃不仅是一位能征善战的猛将,更是一位智谋过人的帅才。曹操赋予他重任,他亦不负众望。占领邺城、大破敌军、俘虏数十万敌军等战绩,张郃为曹操立下赫赫战功,成为五子良将之一。
张郃寿命之长亦令人称奇,他是三朝老将,辅佐了曹操、曹丕和曹叡三代君主。对于曹氏家族而言,他是曹魏政权的镇国柱石。而司马懿作为四朝老臣,寿命更长,他辅佐了曹操、曹丕及之后的两代君主。司马懿一直隐忍克制,意图有朝一日篡夺曹魏政权。而要达成这一目的,除掉张郃是必然之举。
太和五年(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张郃奉命出击。尽管诸葛亮已退守祁山,但司马懿仍强行命令张郃追击。在追击过程中,张郃被飞箭射中,不幸身亡。司马懿借刀,利用蜀军成功除掉了心腹大患张郃。张郃去世后,曹叡深感悲痛,曹魏五子良将自此全部离世。
除去了张郃这个心头大患后,司马懿隐忍多年,最终发动高平陵政变,成功独揽曹魏政权,成为权倾朝野的权臣。而后,司马懿的子孙司马炎正式篡魏,建立了晋朝,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