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朝的众多皇帝中,宋英宗为什么就是不愿当皇帝?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经历了许多波澜壮阔的朝代更迭,其中不乏因争夺皇位而骨肉相残的悲剧。而今,我们要讲述的,是一位被推上皇座却心生犹豫的皇帝——英宗皇帝的故事。
这位英宗皇帝,并非出身于皇室血脉,而是被皇帝收养,一路成长至皇位的候选人。当时正值宋朝盛世,文化繁荣,文人墨客如司马光等人活跃于此时。英宗皇帝推辞皇位的举动,源于他的出身背景以及对自由的渴望。
英宗之前的皇帝是仁宗,其子嗣不多,仅有的三个儿子均早逝。为了延续皇室血脉,仁宗将堂兄的儿子赵宗实收养入宫。仁宗内心深处仍希望自己的亲生儿子能继承皇位。
四年后,仁宗终于有了亲生儿子,却命途多舛,仅存活一年便夭折。仁宗并未听从大臣的劝谏,将养子赵宗实送回原生家庭。从此,赵宗实便在宫外生活十余年,逐渐成长为善良敦厚的青年,对皇宫中的养父只有名义上的情感。
虽然被命运推上皇座,赵宗实却并不渴望皇位。他更向往宫外自由自在的生活,而非宫中的案牍劳形。他曾是养父的养子,如今却不愿被任意调遣,更不愿被束缚在皇位的重压下。
当时,赵宗实的亲生父亲去世,他依照礼数在家守丧,借此机会拖延回宫的时间。朝廷多次下旨希望他出任官职,接触政务,他却一再推辞。直到仁宗身体日渐衰弱,朝中官员忧心忡忡,催促他回宫继承皇位。赵宗实仍然称病不出,让众人焦急不已。
在大臣们的一再催促下,赵宗实终于被带到仁宗床前。虽然他一直在装病,但大臣们还是决定让他继承皇位。他对皇位的抗拒并未因此消失。他请出皇太后垂帘听政,甚至几个月后才亲自执政。
尽管他坐上皇位心有不甘,但英宗皇帝在位期间展现出了宽厚的胸怀和对下人的和蔼可亲。他是一位明君,任期内宋朝并未出现大的动乱。皇位之重压或许真的累人,英宗在继位五年后病逝,年仅36岁。这次,他真的解脱了皇位的束缚,得以真正的自由。
英宗皇帝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对皇位心生犹豫的皇帝形象。他并非出于野心而追求皇位,而是被命运推上皇座。尽管他在位期间表现出色,但心中的自由情怀和对皇位的犹豫成为了他一生的矛盾。这样的皇帝形象,让我们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