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简介 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韩愈生平
韩愈:唐代文学、哲学、思想的璀璨巨星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汉族,河南河阳(今河南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南邓州。他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被誉为韩昌黎,晚年任职吏部侍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不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更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
韩愈的生涯丰富多彩。792年及第后,他先后担任节度使推官、监察御史等职位。在德宗末年,因上书时政之弊而被贬。在唐宪宗时期,他曾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他被贬为潮州刺史。后历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等要职。
韩愈的文学造诣深厚,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许多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他在思想上尊儒反佛,是“道统”观念的确立者,被尊称为里程碑式人物。
明人推崇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他们的文学成就被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的一生,不仅在文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仕途上也颇有建树。他在政治上主张天下统一,反对藩镇割据。在任职袁州期间,他政绩卓越,培养了江西省的第一个状元。如今宜春的昌黎路就是为了纪念他的特别功绩而命名的。
我们还要谈到另一位唐朝名将浑瑊。他是一位铁勒族浑部后代,先祖为匈奴族。浑瑊善于骑射,屡立战功,以忠勇著称。在唐朝的战争中,他跟随多位将领作战,先后收复两京,讨伐史朝义。他在多次战斗中表现出色,斩敌数千,保住了奉天等重要城市。他还参加了对吐蕃、回纥等国的战争,并成功抵御了泾原叛军的进攻。因功晋升侍中,封咸宁郡王。
浑瑊为人谦虚谨慎,虽然身居高位,但无自矜大之色。他在战争中勇猛果敢,但在平时却非常谨慎。他能够保持功成名就的荣耀。不幸的是,贞元十五年(799年),浑瑊在任上去世,享年六十五岁。
以上就是韩愈和唐朝名将浑瑊的简介。他们的生平事迹展示了他们的才华和勇气,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唐朝历史的重要线索。更多有关他们的故事,请关注奇事网频道,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