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2亿多土地仅拍出5千多万元 可操作空间真大!

民俗风情 2025-08-21 06:29www.verzenio.cn娱乐八卦网

导读:最近网络上热议的一则新闻引发了广泛关注——“价值逾两亿的土地竟然仅以五千多万元成交,其中是否存在巨大的可操作空间?”奇闻奇网的小编根据网络最新报道整理了相关细节内容,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

民事执行监督,作为检察机关民事诉讼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检察机关依法对民事执行活动进行法律监督。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中,一起涉及土地贱卖的案件凸显了民事执行监督的重要性。

在湖北某借款合同纠纷案中,某房地产公司抵押的土地被法院强制执行拍卖。按照正常的评估流程,该土地使用权在2014年的评估价值为5778.57万元。这家房地产公司对评估结果提出异议,但法院并未进行审查及复核。

时隔不久,涉案土地在2015年公开拍卖,经过两轮竞价,以5798.57万元成交。但到了2016年,武汉市土地交易中心在办理使用权人变更时,为了确定税费再次评估,发现该土地的总地价为21300.7万元。一块价值超过两亿的土地,为何只拍出了五千多万元?这其中究竟有何玄机?

面对这样的疑问,某房地产公司在2018年向湖北省武汉市人民检察院申请监督。他们认为,执行程序中的土地容积率明显有误,土地价值被严重低估。检察机关在调查后认为,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存在违法情形,土地评估价格明显低于实际市场价格,并且没有对异议进行妥善处理。

收到检察机关的检察建议书后,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审查,除了确认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损害被执行人权益和程序违法外,还发现竞买人之间存在恶意串通行为,严重扰乱司法拍卖秩序。最终,法院撤销了网络司法拍卖结果,某房地产公司还对某置业公司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损失。相关涉案人员也受到了法律制裁。

最高检第六检察厅厅长冯小光表示,全国检察机关民事检察部门一直在认真履行民事执行监督职能,加强对法院民事执行活动的监督,力求破解“执行难”“执行乱”问题,与法院形成合力。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检察机关办结执行监督案件48620件,提出检察建议37427件,法院同期采纳率高达97%以上。这一案件的顺利解决,不仅维护了司法公正,也体现了民事执行监督在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中的重要作用。

上一篇:西葫芦致癌(西葫芦致癌物)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5 www.verzenio.cn 娱乐八卦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娱乐新闻,韩国娱乐圈,娱乐八卦,门事件,最新电影,最新电视剧,好看的电视剧,电视剧排行榜,女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