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为何会如此器重张九龄呢?
深憾此生,未能于朝堂施展抱负。即使隐逸山林,心犹不甘。于四旬之年,幸遇当朝丞相张九龄,望得引荐,以展才华。随奇闻奇网之笔,共探其中之奥秘。
张九龄,一代贤相,风度翩翩,文采飞扬。其人格魅力,令人敬仰。据传,每当朝廷选拔官员时,玄宗都会问及其风度是否如张九龄。可见张公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之重要。
张九龄,不仅治国之才有独到见解,且诗文亦佳。尤其擅长五言古诗,其文笔清淡,却富含人生哲理。其《望月怀远》中的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至今仍为世人所称颂。
开元二十一年,张九龄晋升检校中书侍郎,后拜为中书令。同年,孟浩然作《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期望得到张九龄的赏识与录用。此诗借洞庭湖之壮丽景象,抒发其政治理想与热情。意境深远,气势宏大。虽官场失意,但此诗却成为流传千年的佳作,被誉为山水诗中的杰作。
八月湖水涨满的洞庭湖畔,水天相接,景象壮阔。湖上的水汽蒸腾,波撼岳阳城。孟浩然笔下的洞庭湖,带着凛冽的气势,震撼着世人。想要渡河却无船只,孟浩然满怀抱负,又怎甘心闲居?这种困境,让人无奈亦惆怅。他眼巴巴地看着垂钓者,心生羡慕。其实这隐隐透露出诗人对官场的期盼与无奈。他希望张九龄能成为他的引路人,带他走进朝堂,施展才华。
古代诗人在诗歌方面的造诣令人叹服。现代人求职引荐往往直白夸耀,但孟浩然此诗却含蓄自然。即使求人引荐,依旧保持文人的傲骨。称颂他人时也不失身份,不卑不亢,方为佳作。孟浩然的这首诗便是其中的精品。通过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的志向,洞庭湖也因这首诗而广为人知。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写自荐信的情况,此时文笔的重要性便凸显出来。孟浩然的这首诗自荐信便是一个典范。适度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变的真理。过犹不及,自荐时也是一样。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志向并不容易,因此古人的文采真的让人佩服。
孟浩然此诗不仅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志向,更因借景抒情而让洞庭湖成为名胜。连诗中的名句都让人感叹其才华与情怀。难怪有人直言“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这是对孟浩然的欣赏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