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贵族的福利有多好?有皇室后裔算了笔账,
在古代中国,朝代更迭如同波澜壮阔的画卷,不断上演着权力的争夺与斗争。当国家逐渐安定,朝代的兴衰就与统治者的治国理念息息相关了。明朝的覆灭,就是一个因为统治者未能妥善管理国家财政,导致国库空虚,无法维系统治的故事。历史的轮回似乎并没有带来深刻的教训,在清朝时期,又出现了一群无需努力即可享受特权的人群——满清贵族的旗人。
旗人在清朝的地位崇高,不论能力如何,都能享受到各种福利。他们被安排到各类机构,从事的都是一些清闲的工作,俸禄却十分丰厚。如果旗人被安排去做低贱的工作,那地方的领头就会受到皇帝的惩罚。这样的优待,使得旗人从一开始就不需要努力,财源自然滚滚而来。
这种制度却孕育出严重的问题——旗人的腐败。知道自己无论如何都能过上优越生活的旗人,开始变得游手好闲,所有的生活费用都依赖于国家。他们活着的意义似乎就是为了接受赏赐,享受人生。究竟他们的待遇有多好呢?不同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不同的待遇。如前锋、领头等高级地位的旗人,每月能领到二两饷银,而匠役则只有一半。除了饷银,旗人每月还能领到行粮、丁粮等补贴,这些全部折合成银两发放。
除此之外,朝廷还会给旗人的家庭颁发二十两白银作为出生礼,如果旗人去世,朝廷还会给其儿女奉上三十两白银作为哀悼。这些大大小小的支出,平均到每个人头上都是一笔巨大的数目。一位皇室的远支后代曾进行计算,一个人如果活到六十岁,所有支出加起来总计一千五百两白银,折合成人民币将近一百一十多万元。再加上一生所吃的粮食折合成人民币,还得再加上三十多万。
这样的开销对于一个旗人来说,都是一笔巨大的负担。而这些钱都是从一些穷苦的老百姓身上压榨下来的。这样的国家开销,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也让人不禁明白为什么清朝会灭亡。旗人的开销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这样的国家又如何能够延续下去呢?
如果一个人没有目标,就很难有动力去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就像清朝的旗人一样,他们认为自己不需要努力就能得到所有东西,最终导致国家的衰败,受苦的还是老百姓。大清亡得不冤,因为国家的兴衰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努力程度息息相关。历史是一面镜子,它让我们看到,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没有努力就没有国家的繁荣与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