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韩信没有被杀,他最终会举兵造反吗?
今天趣怪网小编来给大家讲一个关于韩信的故事,欢迎大家的关注。
韩信之死,无疑是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关于其死因,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人认为是刘邦的旨意,由吕后执行;有的人则认为完全是吕后的个人决策,与刘邦无关。但不论真相如何,韩信终究是死在了吕后之手。那么,我们不禁设想,如果吕后没有杀掉韩信,他的命运又将如何?他会不会选择举兵造反呢?
这个问题,其实要分情况讨论。
公元前196年,楚王韩信首次被人控告谋反。刘邦巧妙地借游云梦泽之机,将韩信召至身边。韩信带着钟离昧的人头来见刘邦,却遭到逮捕,后被贬为淮阴侯,软禁在洛阳。
从这次的事件来看,韩信被控谋反似乎是一场冤案,他并无反叛之心。在战争末期,蒯通曾劝韩信拥兵自立,不要助刘邦对抗项羽,维持三足鼎立之势。当时韩信身为齐王,手握重兵,地位显赫,刘邦和项羽均派说客游说于他,此时他自立谋反的条件可谓得天独厚。韩信却拒绝了。
韩信曾有一句名言:“乘人家车者,要分担人家的祸患;穿人家衣者,要想到人家的忧虑;吃人家食物者,要死在人家的事业上。”由此可见,韩信是个懂得感恩、知恩图报的人。但在政治上,他或许稍显幼稚。尽管如此,这绝不是因为他想造反。
从刘邦对韩信的处理来看,也绝无谋反的证据。谋反是大罪,往往会诛灭三族,而刘邦仅仅把韩信由楚王贬成淮阴侯。显然,刘邦并没有找到韩信谋反的确凿证据。
韩信的命运并未就此好转。他被贬之后,常常称病不上朝,日夜怨恨,耻于与周勃等人处于同等地位。公元前192年,陈稀造反,刘邦前去平叛。韩信的家臣弟弟告发他谋反,吕后派人骗入长乐宫将他逮捕并立即斩首。这次谋反的指控似乎难以摆脱干系。据记载,当刘邦平叛陈豨时,韩信曾私下谋划假传诏令、赦免囚徒和奴隶并袭击吕后和太子。这些举动显示了他有谋反的动机。
韩信是个有理想的人。因受猜忌而由王降为侯的经历让他感到极度不平衡。他当时年仅35岁便遭受这样的命运打击显然难以接受。因此当第二次被人告发时很可能是真的要谋反了。毕竟对于一个心怀壮志的年轻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也是对命运不公的一次反抗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