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唐开国君主李存勖简介 李存勖是怎么死的?
乱世中的璀璨明珠:李存勖的辉煌与落幕
悠悠岁月,历史长河波涛汹涌,涌现出无数英雄豪杰。后唐的开国君主李存勖,便是这波澜壮阔时代的一颗璀璨明珠。他生于乱世,生于公元885年,是唐末河东节度使、晋王的长子。自幼背负家族期望,他的一生注定与众不同。
李存勖家族原本属于沙陀族,一支游牧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南的部落。他出生在山西应县,小字亚子。作为晋王的长子,他自然被寄予厚望。胆识过人,骑射功夫精湛,少年时期便随父亲征战四方,学习《春秋》谋略和兵法军政。
背负着父亲的期望,李存勖在战场上屡立战功。刚刚继位晋王不久,他便智除意图谋反的叔父李克宁,保证了自己的权势。随后解潞州之围,一战成名。
潞州之围解除后,河东的威势震天响地。镇州的王镕和定州的王处纷纷前来投奔,与李存勖结成同盟。在这位年轻领袖的沉稳调度和王镕王处的积极配合下,大败梁军主将王景仁果。梁军溃不成军,死伤惨重。这一胜利不仅使梁军失去了对河北的控制权,更使得梁军闻李存勖之名而色变。
公元823年四月,李存勖在魏州称帝,建立后唐。军事上,他堪称天才,无论是南下还是北征,均屡战屡胜。然而政治上,他却缺乏冷静与定力。或许是因为父仇得报、一统北方,他逐渐沉迷于享乐,忽视了朝政。
李存勖从小就有看戏、演戏的爱好。对戏剧的痴迷,使他不仅在登基之后常常亲自登台唱戏,还大肆宠信伶人。一些伶人得以随意出入皇宫,甚至侮辱戏弄朝臣。因为这一喜好,许多奸臣为求高位,纷纷贿赂伶人,让他们为自己美言。后唐的朝政因此混乱不堪。据说他还曾派伶人、宦官抢民女入宫,一次竟抢了驻守魏州将士们的妻女千余人,引发众怒。
公元926年,听信宦官谗言的李存勖冤杀大将郭崇韬,更使将士们心生不满。在李嗣源的带领下,将士们准备谋取皇位。面对李嗣源率领的军队,李存勖心知无法抵挡,于是返回洛阳准备迎战。然而他并未死在战场,却死在了自己宠信的伶人手中。那时,李嗣源率领的军队尚未到达洛阳,伶人郭从谦便趁机发动兵变。叛乱士兵在城内乱杀乱砍,火势熊熊中射死了前来抵抗的李存勖。等到李嗣源到达洛阳时,只找到了被大火烧成骨灰的李存勖的尸骨。一代乱世英豪如此落幕,实在令人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