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北伐没有听从赵构的命令 岳飞的下场会是什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英雄人物,他的事迹被世人传颂,他就是岳飞。被人们尊称为民族英雄的他,曾经为了抵抗金朝的侵略,浴血奋战。岳飞的遭遇却让人扼腕叹息。今天,让我们跨越时空的界限,回到那个动荡的时代,探讨一下如果岳飞抗旨不遵,又会是怎样的结果呢?
时光荏苒,历史的车轮带我们回到公元1140年。那时的金朝刚刚撕毁与南宋的停战协议,大举进攻南宋。金军兵分三路,向南宋发起猛烈的攻击。在这危急关头,赵构命令岳飞率领军队抵抗金朝。岳飞不负众望,接连取得胜利,战绩辉煌。那时,民间流传着一句话:“夺江山易,胜金军难。”岳飞的战绩让他心中燃起熊熊斗志,他坚信早晚有一天能收回所有失地。
就在岳飞准备继续北伐之际,赵构连续下达了十几道金牌命令,要求岳飞立刻带兵回来。面对这些命令,岳飞心中虽有万般不愿,但也无法抗旨。那么,如果岳飞选择抗旨不遵,坚持北伐,又会是怎样的结果呢?
岳飞的决定并非那么简单。当时,他已经陷入了一个危险的境地。金朝的统治者早已布下重重陷阱,等待岳飞的到来。岳飞的部队一旦轻举妄动,就会陷入敌军的包围之中。即使岳飞向朝廷请求援兵,也很难得到回应。因为朝廷中有许多对岳飞不满的声音,他们会在关键时刻找各种理由推脱支援。更何况赵构本人也不会同意救助一个不听自己命令的将领。岳飞的结局已经注定,只有死路一条。而且,他的死可能会更快更惨烈。一方面要面对敌人的围攻,另一方面没有朝廷的支持,粮食和马匹的问题也会成为岳家军的难题。无论如何都是必输无疑。
那么,岳飞为何不自立为王呢?这个选择其实更加困难。在古代想要建立政权需要强大的实力和广泛的支持。即使岳飞拥有岳家军这样一支强大的部队,但他也需要得到百姓的支持。在那个已经有一个安定生活的皇帝的时代,谁愿意去招惹那些不必要的麻烦呢?更何况赵构的身边还有一个善于挑拨离间的奸臣。无论岳飞怎么选择等待他的都是死亡。
回顾历史总是让人感慨万千。如果当时岳飞能够做出不同的选择或许结局会有所不同但历史无法改变我们只能从中吸取教训铭记那些为国家付出生命的英雄们他们是我们永远的英雄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