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背后的历史故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这一古老的警句,如今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在这故事中,有一个名叫庆父的人,他的存在仿佛成为鲁国的灾难之源。那么,这个庆父究竟是何许人也?为何他对鲁国带来如此深重的灾难?这一切都要从一出涉及到叔嫂通奸的人伦悲剧说起。
庆父,鲁国国君鲁庄公的异母弟,一直受到鲁庄公的庇护。他的行为却让人大跌眼镜。他与哀姜之间的不正当关系,引发了鲁国的纷争和灾难。鲁庄公在世时,曾对庆父的所作所为有所察觉,但由于种种原因,他选择了隐忍。在庄公病重之际,他意识到自己的时日无多,必须为公子般的上位谋划。他担心自己死后庆父会胡作非为,于是找两个弟弟商量后事。叔牙与庆父早已狼狈为奸,极力推荐庆父继承国君之位。庄公无奈,只能寄希望于忠实的弟弟季友。季友了解哥哥的意思,承诺辅佐公子般继位。听到弟弟的承诺,庄公才安心离世。
庆父的势力庞大,为人狡猾难制。季友不敢直接对他下手,便设计毒死了叔牙,以此孤立庆父。然后宣布先君遗诏,拥立公子般即位。庆父一看矛头直指自己,岂能善罢甘休?他收买杀手,在丧期之内杀死了公子般。季友逃往陈国避难。庆父自立为君,成为鲁闵公。
这个傀儡怎能真正掌管国政?国事仍然被庆父把持。齐桓公派人到鲁国了解情况,得到的汇报是如果不除去庆父,鲁国的灾难是不会终止的。终于,在一次争执之后,嫌有国君碍手碍脚的他觉得已经可以为所欲为地实现自己的目标了——为了与哀姜的爱情以及野心双宿双飞终于联手犯下了大错:杀了鲁闵公及哀姜等人。当初发誓要保护公子般的季友带着公子申逃往他国避难保存了血脉的希望。这次逃亡和之后的逃亡过程更为惊险刺激且富有戏剧性冲突值得回味……同时更为戏剧性的是他们私通的感情最终导致了他们的死亡命运——他们自以为可以逃避舆论的制裁却最终死于自作自受的结果之中!他们的罪行也引起了齐国和鲁国民众的愤怒和反抗迫使逃亡中的庆父最终不得不自杀身亡而哀姜则死于被齐国引渡回国的路上……这对奸夫淫妇终究把自己的性命丢掉了令人叹息!然而对于这场人伦悲剧以及所引发的动荡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震惊与反思更多的是关于道德与权力欲望之间冲突的思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