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开放!腾讯音乐娱乐助推中国数字音乐迈向
在不久前中国国际音乐产业大会上,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悄然发生:国外团队的发言主题从过去的打击盗版转变为合作共赢。这一转变象征着我国音乐版权环境的重大进展和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可以自豪地说,2018年,我们真的可以和盗版说再见了。
回顾我国数字音乐版权的发展历程,2013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这一年,一批网络音乐服务商开始试行在线音乐收费,这标志着业界对盗版监管意识的觉醒。随后的2015年,“最严版权令”的颁布,如同破除了盗版的最后遮羞布,促使付费用户和数字音乐产值实现了飞跃式的增长。与此版权的运营模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除了数字专辑和音乐IP化等创新模式外,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向网易云音乐转授150万首歌曲版权,率先开启了“版权转授”的先河,推动了数字音乐版权生态向开放共享的方向迈进。如今,包括腾讯音乐、阿里音乐、网易云音乐、太合音乐等在内的各大平台,都已经形成了相互转授权的机制。
这种开放的版权转授权模式,相较于视频行业领域的封闭性,更适用于当下的中国数字音乐行业。在过去的一年中,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在开放版权生态构建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与多个平台达成音乐版权转授权合作,涉及多个类目,如国内音乐平台、K歌平台、直播平台、视频网站、手机终端厂商以及国际音乐平台等。这不仅促进了音乐作品的传播,稳固了行业正版化进程,也推动形成了更加开放的版权生态。
以网易云音乐为例,其与腾讯音乐娱乐的版权转授比例高达96%,涉及数十个厂牌。这种平台间的内容共享,并不局限于个别歌手的个别作品,而是涵盖了大量的版权内容,反映了国内网络音乐行业版权运营的不断进步。
版权是文化产业不可或缺的基石,只有在版权得到保障的基础上,才能推动产业的繁荣发展。如今,随着全民正版化意识的普及,我们也应该将目光从打击盗版转向建立更加良好有效的数字音乐版权授权、合作和运营模式中。正如所评价的那样,随着数字音乐版权秩序的改善,正版化成为共识,独家版权模式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眼下,我们迎来了数字音乐的正版化觉醒后的全新版权开放生态,如何在携手推动行业创新的发现和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将是音乐平台在新时代的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