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和尚,为什么日本和尚和中国和尚截然不
探究日本和尚的婚姻习俗:从佛教的传入到现代变迁
在华夏大地的文化脉络中,佛教的修行戒律广为人知,其中“五戒”更是其基础,涵盖了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和不饮酒。当佛教流传至日本时,其展现的形式却与我们熟知的有所不同。不可思议的是,日本和尚不仅可以结婚生子,还能饮酒吃肉。这背后的原因究竟何在?让我们一同探寻佛教在日本的发展历程,介绍其中的三大原因。
佛教传入日本之初,民众的出家动机并不纯粹。公元6世纪,佛教刚刚传入日本时,日本民众纷纷投身佛门。背后的原因并非对佛教的信仰,而是国家政策的鼓励。特别是在“大化改新”时期,日本民众面临着沉重的税收压力,而僧侣则可以享受免税的待遇。许多人选择出家并非出于对佛教戒律的敬畏,而是出于逃避税收的目的。这样的背景下,日本和尚对佛教戒律的敬畏之心自然不如中国僧侣,结婚生子、喝酒吃肉的现象便见怪不怪了。
净土真宗的创立也影响了日本和尚的婚姻观念。禅宗和净土宗传入日本后,曾严格遵守佛教的“五戒”。后来派生出的“净土真宗”却打破了这一戒律。该宗的创始人亲鸾上人,在参禅中得到了圣德太子的启示,因前世因果报应而娶妻。在流放期间,亲鸾依然坚持布道,并创立了净土真宗,将“结婚带妻”的制度延续下来。
明治的宗教政策也对日本佛教产生了深远影响。明治新上台后,为了扶持本土的神道教,打压佛教,颁布了《肉食妻带解禁令》。这一法令允许僧人娶妻生子、食酒肉,从而使得日本佛教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尽管一开始佛教界对此法令有所抵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不自律的僧侣开始破戒。这也成为日本和尚的一个独特标志。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日本佛教在婚姻和日常生活方面有所变迁,但仍有不少僧侣坚守五戒,坚持自我修行。佛教源于印度,但在不同的国度里却展现出了不同的面貌。相较于日本佛教的变迁,中国佛教虽然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整体上仍然保持了清净并恪守传统的特点。
日本和尚可以结婚生子的现象背后包含了多种因素:民众不纯的出家动机、净土真宗的创立以及宗教政策的推动等。这一现象也展示了佛教在不同国度里的不同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