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弃蜀投魏刘备不嫌弃,他的儿子和诸葛亮之子
今天,趣怪网为我们带来了一篇关于黄权的文章,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世界,感受他的忠诚与智慧。黄权,字公衡,巴西阆中人。他年轻时就担任郡中小吏,后被益州牧召为主簿。在刘璋邀请刘备入益州之际,黄权表达了他的担忧和忠告。黄权警告刘璋,刘备骁勇善战,如果把他当作部曲看待,会引发不满;若以宾客之礼相待,则可能形成一山不容二虎的局势,对益州极为不利。刘璋并未采纳他的建议,甚至出城迎接刘备。因政见不合,黄权被派往广汉长。接下来,刘备攻取益州时,黄权坚守城池,直到刘璋投降后才归顺刘备。东晋人徐众对此事评价道:“黄权既尽忠劝谏主上,又闭城拒守,符合事君之礼。”在汉中征战中,黄权再次展现其智勇双全。他建议刘备迎接张鲁,利用他的影响力控制汉中。虽然刘备最终未能采纳他的意见,但黄权的谋略在后来的杜濩事件和朴胡叛乱中得到了体现。刘备自封汉中王后,任命黄权为治中从事。在准备讨伐东吴时,黄权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吴人擅长水战,应该谨慎行事。刘备并未听从他的建议,导致黄权后路被断,最终投降魏国。黄权投降后,有关部门建议处罚他的家属。但刘备认为黄权没有辜负自己,对待他的妻小如初。这一举动得到了裴松之的赞赏。在魏国生活中,黄权展现了他的能力和智慧。曹丕非常看重他,封他为镇南将军、育阳侯,加侍中。当听到刘备去世的消息时,魏臣们互相庆贺,只有黄权无动于衷。曹丕赞叹他的至死精神,进一步封他为益州刺史(虚封)。后来,曹叡曾问黄权:“天下三分鼎力,谁才是正统?”黄权以天意为答案,不直说也不得罪人。黄权在蜀中还有一个孩子,他在魏国也娶妻生子。正始元年,黄权去世,谥为景侯。他在魏国的儿子黄邕没有孩子,导致这一支脉断绝。而在蜀国的孩子黄崇,则继承了父亲的忠诚与智慧。黄崇在蜀汉担任尚书郎,曾劝谏诸葛瞻在抵抗邓艾时要速速占据险要。诸葛瞻未采纳他的建议,导致绵竹之战的失败。黄崇在此战中英勇牺牲,展现了他的忠烈和勇气。黄权是一个忠诚、智慧、勇敢的人。他在蜀、魏两国都展现了自己的能力,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赞赏。他的子嗣也继承了他的忠诚和勇气,为蜀汉的繁荣和抵抗外敌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