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死后100多年其牌位差点被嘉靖皇帝扔出太庙
【中华千年传奇皇帝】其中一位可谓英雄出少年,以一朝王爷之尊揭竿而起,竟破天荒地推翻了皇帝的统治,自己坐上了龙椅。他又亲征五次,深入漠北,对蒙古发起雷霆打击,被尊称为史上最能征善战的皇帝。世界航海史上的里程碑——下西洋活动,也有他的卓越贡献,可谓千古一帝。
这位传奇皇帝的子孙后代却引发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纷争。在他离世后的百多年,即嘉靖年间,他的儿子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嘉靖皇帝,这位外地藩王进京继承大统,本应感恩戴德,唯命是从。然而他却与老臣们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斗。
这场争斗的焦点在于嘉靖皇帝希望将自己的母亲封为圣母,并将自己的父亲牌位请进太庙以祭祀。大明祖制规定,只有皇帝才能进入太庙,而嘉靖的父亲杞并未称帝,因此无法直接进入太庙。而且,嘉靖作为继承人,理应将朱厚照尊为先皇。
嘉靖皇帝却坚决要尊自己的父亲为皇考,并坚持将其牌位放入太庙。为此,他不惜与大臣发生冲突,甚至酿成流血事件。这就是轰动朝野的“大礼仪之争”。最终,在皇帝的坚持下,老臣们无奈妥协,将嘉靖的父亲尊为皇考,将朱厚照的父亲朱祐樘尊为皇伯考。
新的问题又摆在了嘉靖皇帝的面前。他要将自己的父亲的牌位放入太庙,但按照礼制,“天子七庙”,太庙中只能摆放七位皇帝的牌位。而且作为开国之君的牌位是一定要放在太庙的。剩下的六个位置则需要遵循“亲尽则祧”的原则。也就是说,如果现任皇帝与牌位中的皇帝亲缘关系超出了一定范围,那么这个牌位就需要移出太庙。
嘉靖皇帝为了将父亲请进太庙,必须移除一位先祖的牌位。按照亲缘关系的远近,他不能动的是自己的开国之君的牌位。于是最远的就是明太宗朱棣的牌位了。当嘉靖准备将朱棣的牌位移出太庙时,遭到了大臣们的强烈反对。朱棣的功绩和地位在明朝是无可替代的,动他的牌位无疑会引发朝野的不安。
于是大臣们不得不为朱棣改庙号,将其庙号从太宗改为成祖,以此保住其牌位在太庙的地位。既然朱棣的牌位不能动,那么嘉靖只能将目标转向下一位先祖。于是朱棣的儿子朱高炽的牌位被移出太庙,放在后殿角落。而嘉靖最终成功将自己的父亲兴献王封为明睿宗,并于嘉靖二十九年将其牌位入太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