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的官场之风为何如此败坏?慈禧道出了真相

女明星 2025-08-18 04:39www.verzenio.cn娱乐八卦网

在1859年,年近花甲的官员张集馨终于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晋升机会,被任命为福建布政使。他的晋升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闽浙总督庆端,身为满洲镶黄出身,一开始就公开表示对张集馨的不欢迎。他言辞之间充满疑虑和排斥,甚至宣称要亲自察看张集馨的表现后才会交出官印。更为严峻的是,庆端甚至表示如果无法相处,他将选择告病请辞,让张集馨独自接任。两者间并无过往纠葛,这种排斥究竟源于何处?

探究背后原因,张集馨在担任甘肃布政使期间,因拒绝收受贿赂、不懂逢迎而被称为另类,甚至被同僚排挤。这样的名声在官场传开,尤其是在“无官不贪”的大背景下,庆端自然对他心生芥蒂。尽管张集馨并非那些一望到底的绝对清官,偶尔也会妥协于官场的潜规则,如给京官们送上“别敬”,但他的清廉形象已然深入人心。即使是这样一个“懂事的人”,仍被上司欺压、同事排挤,可见当时官场中贪官的胃口之大小。

在福建任职的几年里,张集馨几乎被架空,他感叹自己力持公道却孤掌难鸣,被一群小人所困,正人君子亦不能摆脱其范围。最终,颇有才干的张集馨黯然离开官场,于1865年被革职。

与此相反,那些贪婪无度的官员却常常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例如曾排挤张集馨的兰州道员和祥,他虽读书不多,曾因克扣军饷受处分,但因巴结甘肃总督乐斌,对其极尽阿谀奉承,顺利打入乐斌的小圈子。乐斌对和祥极为关照,派其管理钱局事务。和祥借此机会赚得盆满钵满,并不断升迁。

庆亲王奕劻与和祥一样,也是一位不学无术、贪得无厌之人。受到宠信后,他的官职越来越高,捞的钱也越来越多。他甚至公开“卖官”,许多著名人物都是他的“客户”。奕劻还恬不知耻地自称“细大不捐”,连收个“门敬”都要瓜分。他聚敛了巨额财富,甚至在英国的《泰晤士报》上留下大名。虽然屡遭弹劾,但他依然青云直上。有人对此颇有微词,慈禧却表示理解并认可他的行为。

当“贴心”成为官员晋升的资本,大家都争相逢迎上司而不干实事时,官场风气必然败坏。随着“劣币驱逐良币”的荒诞剧目不断上演,大清王朝从根烂起,开始摇摇欲坠。张集馨的遭遇,只是这一时代众多正直官员的缩影,他们的悲剧更是这个时代的悲剧。

Copyright © 2019-2025 www.verzenio.cn 娱乐八卦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娱乐新闻,韩国娱乐圈,娱乐八卦,门事件,最新电影,最新电视剧,好看的电视剧,电视剧排行榜,女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