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明朝皇家爱养猫,背后真实原因是什么?
在趣怪网的小天地里,今天小编要带领大家穿越时光,探寻明朝那些别具一格的宫廷生活。
明朝,无论是皇宫还是百姓家中,饲养动物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时尚。从宫廷到民间,鸽子、鹦鹉、画眉、金鱼、猫、狗等动物,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亲密伴侣。特别是明朝的宫廷,对宠物猫的喜爱更是独具匠心。
据历史记载,从明朝初期开始,宫廷中就饲养了许多猫咪。这些猫咪不仅仅是为了给宫廷生活增添一丝趣味,更重要的是,它们被用来为皇子皇孙进行性教育和性启蒙。“子孙生于深宫,恐不知人道,误于生育继嗣之事。于是,猫之牝牡相逐,成为了一种生动而富有启示性的教学方式。”还有鸽子房的设立,也是出于同样的教育意图。
到了明朝末期,明熹宗朱由校对宠物的喜爱更是达到了巅峰。他不仅在宫中设立了猫儿房,饲养了各种中外宠物猫,还给这些猫咪起了有趣的名字。更令人称奇的是,他甚至给最喜爱的猫咪加封官职,称为“某老爷”,并赐予赏赐,待遇堪比宦官。
除了宠物猫,宫中还饲养了一种特殊的骟猫,它们被用来排解宫廷中的沉闷气氛。据说,这种骟猫的最大体型甚至能超过一般家犬。
明朝时期,更是设立了属于皇家的“皇家动物园”。我们今天的北京宣武门西边路北一带,曾是明朝饲养大象的“象房”。大象在重要的庆典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皇室服务。内象房位于御马监里,而演象所则位于西单的双塔寺附近。每年农历六月,大象们还会被带到宣武门外的护城河中洗澡,这一盛大的场面吸引了无数百姓前来观赏。
从象来街一直往东南走,就来到了虎坊桥。这里曾是明朝宫廷圈养老虎的地方。而附近的铁门胡同则是当年虎圈西边的铁栅栏所在。《》中记载,皇帝们经常与老虎进行互动,有一次,朱厚照甚至被老虎抓伤,疗养了一个月才恢复。
再来到象来街的东边,紧挨着宣武门的是“未英胡同”。这里的“未英”其实是“喂鹰”的谐音。明朝的皇帝们也喜欢饲养老鹰,明武宗更是经常带着训练好的猎鹰去。
北京南城的象来街、虎坊桥、未英街一带,在明朝时期就是“皇家动物园”的所在地。在这里,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明朝皇帝们的独特生活情趣,也能一窥他们对动物教育的重视和独特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