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软水(软水是什么东西)
深探软水与硬水的奥秘
我们所接触的水,有的富含钙、镁化合物,有的则几乎不含或含量甚微,这样的水我们称之为软水。这种特性,决定了水与我们生活的紧密关联。软水在生活中的表现多样,尤其在与肥皂的交融中,不会形成浮渣,为洗涤带来顺滑体验。相对的,硬水则在此方面表现相反。
天然软水,源自大自然的馈赠,如江水、河水、淡水湖的水,都是典型的软水例子。而硬水在经过人工处理,如通过特定的化学方法使钙盐和镁盐含量降低到每升1.0至50毫克之间,也能转化为软水。尽管简单的煮沸过程就能使暂时硬水软化,但在工业领域,这种方法显然并不经济高效。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水壶使用久了,内壁会积累一层厚厚的水垢。这是因为水中含有许多肉眼无法看到的无机盐类,如钙、镁盐等。当这些水被加热至沸腾时,这些盐类会以碳酸盐的形式沉淀出来,附着在壶壁上形成我们所看到的水垢。我们通常用“硬度”这个指标来衡量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硬度较低的水(低于8度)我们称之为软水;而高于17度的则为硬水;介于两者之间的则为中度硬水。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雨、雪水、江河湖水多为软水,但泉水、深井水、海水却大多是硬水。
有趣的是,有些水中钙、镁离子含量极高,却不见有水垢生成。这是因为这些钙、镁离子是以氯化盐的形式存在,它们在水中是溶解的,所以在加热时并不会形成沉淀。水的硬度对日常生活影响显著。比如水的硬度过高时,洗衣服时泡沫减少;在外地旅游时可能会因为饮水硬度不适应而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水壶内的水垢还会影响壶的导热性能;甚至工业锅炉的水垢还可能引发严重的爆炸事故。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业用水,都应适当控制水的硬度。
值得注意的是,常喝软水(纯净水)和硬水(矿泉水)各有其利弊。软水虽然不会对身体造成直接的负担,但长期饮用可能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而硬水虽然有可能增加肾结石的风险,但同时也可能含有天然矿物质对身体有益。我们在饮用水选择时也应权衡其利弊。水的奥秘深不可测,只有深入了解其特性才能更好地利用和珍惜这一生命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