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花粉症怎么办
央广网北京报道,清明时节刚过,许多人就遭受了喷嚏不断、流鼻涕、流眼泪和皮肤瘙痒等困扰。这些症状很可能是由花粉过敏引发的花粉症。
花粉症,听起来似乎是小病小痛,但在极端情况下,它却能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危及生命。那么,究竟什么是花粉过敏?哪些植物的花粉会导致过敏呢?我们又该如何预防花粉症的发生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花粉症的发病呈现两个高峰时段:春季的四月到六月和秋季的八到九月。为了提醒过敏体质的人们,许多地方的气象部门特地推出了花粉过敏气象指数预报或花粉预报。
花粉过敏的学名是季节性过敏性鼻结膜炎。过敏,作为一种全身性的免疫反应,其症状包括鼻子不适、打喷嚏、流鼻涕、眼睛痒、流眼泪、眼肿等。更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哮喘,甚至因冲服花粉制剂而导致腹泻。据北京电力医院变态反应科副主任任华丽博士介绍,花粉过敏的严重性还可能引发休克。
引起过敏的花粉并非来自那些引人注目的鲜花,而是那些不起眼的植物花粉。在我国的北方地区,春季主要是由树木花粉引发过敏,如杨树、柏树等;而秋季则是野草花粉作祟的时刻,比如艾蒿、葎草等。这些植物的花被称为“风媒花”,主要依靠风力传播花粉。它们在空气中传播花粉的量通常非常大,因此更容易引发过敏反应。
对于那些因柳絮而过敏的人来说,其实引起他们过敏的并非柳絮本身,而是其中的花粉。据任华丽介绍,4月中旬北方地区常见的柳絮过敏实际上是由花粉引起的。人们在面对花粉时应该更加警惕。
针对花粉过敏的治疗和预防,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王良录医师建议,提前预防比发作后用药更为有效。患者可以根据花粉过敏的发作时间提前进行预防用药。患者还可以选择脱敏治疗即免疫治疗作为长期解决方案。虽然免疫治疗需要三到五年的疗程,但在治疗两年后就会见到明显的效果。经过五年左右的脱敏治疗,患者即使在花粉季节也能明显减轻甚至不出现过敏症状,且疗效可以持续很长时间。
监制白中华和记者杨扬、刘飞为我们带来了这一报道,编辑马露丝和彭毓姬对稿件进行了细致的编辑和打磨。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花粉症及其预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