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眼破了怎么办
杭州市老年病医院成功救治因鸡眼感染引发败血症的皇甫大伯
来源:杭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 柴悦颖 通讯员 李金金)—— 在市老年病医院慢性创面诊治中心,激动的一幕近日上演。皇甫大伯,在历经生与死的边缘挣扎后,终于得以康复出院。离开医院前,他紧紧握住副主任医师吕华瑶的手,眼中满是感激:“太感谢了,多亏了你们,我又可以走路了!”这一切,源于他脚上的一个鸡眼。
皇甫大伯今年五旬有余,长期受糖尿病困扰。尽管他使用胰岛素调控血糖,但血糖控制得并不稳定。今年九月,因行走过多,原本脚底板上的鸡眼开始发红破溃。起初,他并未在意,仅使用碘酒进行消毒。几天后,鸡眼恶化成一个深洞,整个脚部及小腿部位红肿严重,导致他无法行走。伴随出现的症状还有怕冷、高烧,形势十分危急。
家属立即将皇甫大伯送到市老年病医院接受紧急治疗。医生诊断发现,其血糖异常升高,细菌通过破溃的鸡眼进入血液,引发了败血症。医院慢创中心团队迅速展开救治行动。经过全身抗炎、控制血糖、足部创面清创换药、切开引流以及后期修复手术等一系列治疗,皇甫大伯的创面终于逐渐愈合。
糖尿病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最需警惕的,而糖尿病足更是其中的隐形杀手。吕华瑶医生提醒,即使是小小的鸡眼或是剪指甲时不慎造成的伤口,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都可能是大问题,甚至可能导致截趾、截肢及危及生命。糖尿病会导致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使得血供异常、痛觉减退。高血糖状态下,一旦足部有破口,很容易发生严重感染。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我国糖尿病足的发生率逐渐上升。在控制好血糖的基础上,如何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吕华瑶医生强调了三个重点:定期检查足部、注意日常洗脚细节以及选择合适的鞋袜。她提醒,洗脚前一定要由正常人的手或温度计试水温,因为很多糖尿病患者存在温度感知减退的问题。选择合适的鞋袜也是预防糖尿病足的重要措施。
吕华瑶医生再次强调:预防胜于治疗。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每日的细心呵护和及时的自我检查至关重要。只有提前预防、及时处理,才能有效避免糖尿病足的威胁。希望广大糖尿病患者能够引起高度重视,珍惜双脚,珍惜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