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定方是如何夷平百济的?经历了古代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战争
唐朝初年,骁勇善战的高句丽与百济联盟,对朝鲜半岛的新罗国频频发起侵犯。新罗作为唐朝的附属国,向唐朝求援。唐高宗多次诏令百济停止侵犯,但百济置若罔闻。
显庆四年(659年),唐高宗忍无可忍,决定东征百济。但因大将苏定方正在西域平定战事,唐高宗决定等待其凯旋。显庆五年(660年),苏定方凯旋归来,随即被任命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率水陆大军十万人出征百济。
苏定方从城山出发,横渡黄海,直抵熊津江口。百济军沿江屯兵据守,苏定方依山摆开阵势,展开交战。唐朝海军扬帆前行,覆盖整个海洋,相继到达战场。首战,百济军大败,阵亡数千人,余众溃散而逃。
随后,唐军主力部队陆续抵达,水面上战船密密麻麻,唐军飞桨击水,擂鼓呐喊,兵力更盛。苏定方亲率步兵、骑兵夹江并进,直逼百济都城泗沘城。在距城约二十里的地方,百济倾国之力抵抗。但唐军所向披靡,大败百济军,斩杀万余人。
百济国王扶余义慈及太子扶余隆弃城逃向北境,苏定方率军包围都城。扶余义慈的次子扶余泰自立为百济王,率众坚守。扶余文思心生不满,劝扶余泰待唐军撤走后再归国,但扶余泰不听。扶余文思见状,便带着部下逃离。见大势已去,百济士兵也纷纷逃走。苏定方命勇猛的士卒登城,树起大唐旗帜。百济人见唐军旗帜,人心惶惶,扶余泰无奈投降。不久,百济大将祢植带着国王扶余义慈来投降,太子扶余隆也带着守将前来归诚。
苏定方平定百济仅用了十天时间,展现出了唐朝水军的完备和造船、航海技术的高超水平。他的非凡战绩和正直为人赢得了唐高宗的赏识与信任。一生驰骋疆场数十年的他,北击颉利、西灭突厥、东平百济、南镇吐蕃,纵横万里,为唐朝开拓了广袤的疆域。苏定方的事迹不仅震撼了唐朝,甚至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即使在生命的晚年,依然奋战在唐朝的最前线。建中三年(782年),他被追封为右武卫大将军等荣誉。至宋室时期,他更被设为古代名将庙的七十二位名将之一。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苏定方的故事和唐朝的历史文化吗?那就跟随奇闻奇网的小编一起深入探索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