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被称为常胜将军,为何却被姜维打的心服口服?
《三国演义》中的英勇将领:常胜将军赵云的对手与知己
《三国演义》之所以引人入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中涌现了众多英勇善战的将领。蜀汉阵营中的将领自然是备受瞩目的焦点。尽管蜀汉阵营中也有一些知名人物,如关羽、张飞等,他们因恃才傲物、勇猛有余而谋略不足,以及身份的特殊性质,使得部分读者对他们有所保留。当提及三国中最受欢迎的大将时,无疑要数赵云的常山债。
赵云的英勇事迹令人称道。他在曹军营帐中七进七出,杀出重围,将阿斗平安交到刘备手中,这样的战绩可谓空前绝后。在曹军大将中,几乎无人是赵云的对手。就连高览这样的名将,也败在赵云枪下。就连张合在配合下,也不敢与赵云正面交锋。甚至在赵云七十多岁高龄时,依旧连斩韩家三个儿子及其父亲,大挫敌军士气。这样的战绩使得赵云被后人尊称为“常胜将军”。
就是这位有勇有谋的赵云,也曾承认过有人比他更强。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攻打天水郡时,赵云曾遭遇埋伏,而布置埋伏的正是姜维。两人一见面便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大战。虽然那时的赵云已是年过七旬,但手中的依旧虎虎生威。两人大战一百多回合,战况激烈,赵云心中惊骇,感觉自己恐怕要输了。幸好诸葛亮及时援救,赵云才得以脱身。
对于姜维的才华,赵云很是欣赏。他向诸葛亮夸赞姜维的枪法,并表示如果自己不是及时撤退,可能会输给姜维。由于曹魏的怀疑和诸葛亮的招降,姜维最终投靠了蜀汉,并在后来成为蜀汉后期极为重要的将领。
姜维被委以重任后,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他的几次北伐取得了不小的战果。甚至从军事成果来看,他一度超越了他的老师诸葛亮。他的军事才能被严重低估了。
可以说,姜维能够与赵云打得不分伯仲,也是一个极其厉害的人物。尽管那时的赵云已是七十多岁,但并非每个人都能与他匹敌。赵云的勇猛与姜维的才华相互辉映,这两位将领的交锋,无疑是《三国演义》中的一大看点。
对于这两位英勇的将领,读者们各有看法。有人欣赏赵云的勇猛与智慧,有人则对姜维的才华与决心印象深刻。无论如何,他们都是《三国演义》中的杰出人物,他们的英勇事迹将永远被后人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