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打掉大臣两颗牙,大臣一句话皇帝立马道歉
在古代,皇权的威严笼罩天下,即便是法律,也往往在皇权的喜怒哀乐中显得微不足道。当皇帝心情愉悦时,纵然你犯下谋反背叛的大罪,也可能因一时的喜悦而获得赦免;而当皇帝不悦时,即便你功勋卓著,也可能因一句不满而丢掉性命。在这变幻莫测的皇权之下,皇帝仍需保持一份高冷与威严。接下来,让我们跟随奇秘网的脚步,一起这一历史奇闻。
曾经,有一位皇帝因为一时的愤怒,殴打了进谏的大臣,态度极为蛮横。这位大臣却用一句话,让皇帝不得不向他道歉。这位皇帝便是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
赵匡胤出身于军人世家,家中几代均为官宦之家,家庭条件优越。他不仅武艺高强,尤其擅长使用棍棒,被后世誉为双节棍的创始人。他所创的盘龙棍,一头长棍配短棍,威力巨大,上可击打重装士兵的铠甲,下可扫骑马腿。
除了擅长棍术,赵匡胤对弹弓也有一套。古代的弹弓与今日的“丫”字形弹弓不同,它更接近弓的形态,弓弦中间设有一囊,用于盛放石珠。赵匡胤在称帝之后,仍会偶尔玩弹弓,以此消遣时光,打打飞鸟昆虫。
某日,赵匡胤在后花园散步,心血来潮拿起弹弓打麻雀。正打得兴起时,一名大臣求见,声称有急事禀报。赵匡胤大为扫兴,但仍不得不让大臣进来。大臣汇报后,赵匡胤发现这只是一件普通事务,并不算什么急事,心中不禁生气。
此时麻雀也飞走了,好心情被破坏的赵匡胤愤怒地让大臣解释。大臣坦言,称之为急事是因为这件事比他打麻雀更加紧急。这无疑是讽刺赵匡胤贪玩之事。赵匡胤大怒,用随身的水晶斧头柄打到大臣的脸上,致其嘴部受伤,掉了两颗牙齿。大臣默默捡起牙齿,放进怀里。
赵匡胤看到这一幕更加生气,质问大臣是否想用牙齿来告他。大臣回应说,他怎能告陛下呢?只是这件事会被史官记录下来。在古代,皇帝身边有史官随行,记录皇帝的言行举止。史官的记录是客观公正的,皇帝无权干涉。当年李世民曾试图查看史官如何记录他,但被史官拒绝。
大臣的回应让赵匡胤既害怕又惊喜。喜的是大臣在提醒他要做好仁君;怕的是自己的过失会被史官记录。在这种情况下,赵匡胤没有惩罚大臣,反而赐给他许多财帛礼物作为道歉。这一举动也让他赢得了贤君的名声。
这个故事展示了古代皇权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在皇权的威严下,即使是皇帝也要受到一定的制约和提醒。这也体现了古代史官的责任与担当为后世留下真实的历史记录。
